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5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5章

作者: 英曼绘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22:36 被阅读0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2019年就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了,偶尔翻开过一两次,但始终没有读下去。4月加入紫竹凌老师的21天共读,没想到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想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到底需要哪些优秀的品质呢?这本书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本书一共讲了七个习惯,分为三个部分:

1、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2、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3、自我提升和完善:不断更新。

第一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针对个人领域的成功,书中提出了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是第一。

习惯一:积极主动

作者指出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成功的人大多数积极主动,如“中国橙王”褚时健,他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故事,几经浮沉,两次创造辉煌的事业,就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普通人可能生活比较平淡,但也可以在生活培养自己积极主动的心态。

作者建议读者,不妨用30天的时间亲身实践积极主动的原则,从各种小事做起,许下承诺并予以对象;学会做照亮别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吹毛求疵;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读到这里,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些消极,有些爱抱怨,比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总是喜欢用批评的方式,总喜欢去找孩子的缺点,而没有给予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各种日常表现。

以后,要时刻提醒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美,遇到问题,静下心来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多对自己说“我能”,“我要”,“我可以”的积极语言,慢慢培养自己积极主动这一习惯。

习惯二:以始为终

很多人成功后,依然感到空虚,得到名利后,还是不快乐,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作者在书提出一个寻找真正愿景的方法: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后发现,是为了向你告别,即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那么,你希望他们怎么回忆你的一生呢?

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以始为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以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定的价值观和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找到一个灯塔,知道自己的方向。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今天做这个,明天又想去做那个,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后来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终于找到了了人生方向。我喜欢画画和写作,以后都会围绕这两个目标去努力学习和提升,我的人生使命就是用文字和绘画疗愈心灵。

习惯三:要事第一

德国作家歌德说:“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

但是现实生活总,我们常常被各种芝麻绿豆小事牵绊,埋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围绕我刚才提到的自己的人生方向(关于画画和写作),我希望自己每周能写2篇文章,画3幅作品,但是这个目标常常完不成。于是总是很焦虑,抱怨照顾孩子和做家务花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导致自己沒办法完成目标。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反观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其实是有问题的。

书中指出“要事第一”这个习惯触及人生管理和时间管理,作者的心得是:分清轻重缓急与培养组织能力是时间管理的精髓。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并用以张时间矩阵来表示,将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限于三、四类事件,他们会减少第一类时间,花费多的时间在第二类事件上,以减少一类事件的发生。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性的,防患于未然。

确定第二类事件且即知即行,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时间管理领域称之为帕雷托原则--用20%的行动取得80%的效果。

结合“要事第一”的原则,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没有把一天二十四小时统筹安排好,花很多时间在日常琐事上,而重要的事情反而沒时间做。

知道了问题所在,才有改变的可能。

从现在开始,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建立良好的习惯,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发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5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te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