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与乡村未来

《乡土中国》与乡村未来

作者: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1:12 被阅读0次

    2011年,国内一本出版没几年的书与《孙子兵法》一起,被英国《卫报》列入人类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它就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三农”问题研究专家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

    这部书是曹锦清根据1996年在中原地区历时半年,深入黄河流域数十个村庄和乡镇进行田野调查形成的报告写就的。书中表达出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沉重忧虑和迷惘。

    作者发现,即使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年,中原农村的生活水平却提高有限。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观念与做事方法仍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情观念浓厚,规则意识淡薄。

    曹锦清先生直达村落、农舍、田间的现场调查方式,继承了梁漱溟、费孝通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让人很容易想到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先生那本著名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初版于1947年,代表了以一种来自基层乡土社会的观察视角理解中国之路的探寻。书中,费孝通先生对传统中国社会做了三点总结:人与土地“天然的依附”关系,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结构性熟悉”,由“差序格局”导致的浓厚的私人关系、人情关系。

    当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或者以农业生产为主时,乡土社会里这种传统的礼治秩序或许可以有效地应付各种生活问题。

    但是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则处处产生了流弊。习惯成为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换言之,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当所应付的问题需要通过团体合作来解决的时候,就要形成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办法,用以约束各人的行为。这就由“礼治”变为了“法治”。

    曹锦清先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原农村调查后所遇到的困惑,就是农村获得收入的方式有了更多的变化,人们所处的已经不是原来的“熟人社会”,可是各级管理部门却仍然沿用旧有的办法处理问题,导致矛盾丛生。

    距离曹锦清先生的乡村调查转眼又过去了二十多年,中国的乡村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达的全球物流体系,即便是偏远的乡村,如今也能顺畅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滚滚洪流之中。

    乡土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正在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加速转型,如何在转型世界中获得重生或复兴,如何深度思考这一关乎数亿人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难题,驱使着我们又重新翻开这本影响深远的《乡土中国》。

    这本重版的《乡土中国》有两个特别大的亮点:一是前面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先生的导读《理解乡土,才能读懂中国》;二是后面加了费孝通先生关于个人学术总结的一篇长文《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作为附录。

    导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乡土中国》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附录则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和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脉络。

    传统乡土中国中不合潮流的元素注定会被时代淘汰,而“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智慧也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写出新的华美篇章。

    理解乡土,才能读懂中国。而理解乡土,就必须要读《乡土中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与乡村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tk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