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江湖走,谁的通讯录中没有几个大人物呢,什么“局长”、“部长”、“总裁”……应有尽有,可是,常联系的又有几位?如果有联系,是不是基本上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你主动发过去哈啦几句,对方还常常没有回复,这也就算了,你还得守着大人物的回复消息。
“搞关系的核心不是一味讨好大人物,而是,把自己放在关系网中对人有用的位置上。”
王烁在《关系:不可不铁,不可太铁》一文中道破社会的现实,也颠覆了大多数人对于搞‘gaunxi’的认知。
>>>什么是guanxi和搞‘guanxi’

在《牛津词典》中guanxi与搞‘guanxi’并没有贬义,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通常指的是一种社交系统,通过这种系统能够促进或者影响商业和其他类型的交易。
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在西方世界,guanxi系统依然存在。更多体现在政治较量中。如果单从个人角度来说,guanxi是个人资本的一种类型。
>>>为什么搞关系的核心不是讨好大人物
在这里先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几个问题,你就会自己得出答案了。
①你通讯录中的大人物,有几个是天生就是大人物的?有几个是通过一味讨好大人物而成为大人物的?
②你跟大人物们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还是你单方的唯唯诺诺?叫你拿个快递修个水管还开心地像个三岁小孩似的。
③认识这些大人物是让你更自由了,还是更束缚了?战战兢兢,连发个朋友圈都要斟酌,还要分组发。
“ 如果一味地讨好大人物,哪怕你捧的是金饭碗,干的还是讨饭这件事。你有关系却丧失了自由。 ”
>>>关系网是怎么组成的

1·凝聚力和同构性
想要建立健康的关系网,首先要了解关系网中的凝聚力和同构性这两个概念。
凝聚力:指的是关系网络中的每个人彼此熟悉的程度。最有凝聚力的关系网中,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
同构性:如果你关系网中的两个人能够帮你接入的下一个关系网是一模一样的,那么,这两个人就是同构的。
凝聚力和同构性太强,说明关系网中每个人彼此认识。那么,你跨越到其他关系网的可能性就越低。就比如,你认识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你的同个部门的同事,你们非常要好,整天腻在一块,没有其他圈子,那么,你想要认识到其他群体的人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2·关系网中的结构洞
而相反的,既没凝聚力又不同构的情况,社会学中叫做结构洞。
结构洞其实有点像炒股中提到的“内幕消息”“小道消息”,有了内幕消息,何时涨跌,怎么抛售,怎么收割,轻而易举。同样的,如果能跨越关系网中不同的关系网,拥有了结构洞,你就有了在两种关系网的信息流居间套利的机会。
举个例子:你的上司小明想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而刚好,你就是某某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又在校友会里面混得面熟。那么此时,他是需要你的。
何时何地链接谁?连接多少?这就是权力。 拥有这权力的人获得利益。
把结构洞理论玩得最溜的,就是帝王术了。所谓“大臣无私交”。帝王都是非常忌讳手下大臣之间私下来往,秘密结盟。为什么,因为大臣之间私交的话,打破了帝王的结构洞,使得大臣之间不用通过帝王,就可以连接信息流了,帝王失去了套利的权力。
所以,帝王关系网充满了结构洞。结构洞全在其他人一边,帝王这一边完全没有结构洞。但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孤独,因为,连帝王的亲人朋友都是结构洞另一边的人。
>>>搞‘guanxi’的正确姿势
1·用结构洞理论来打造自己的关系网:
①既有关系网中的结构洞越多越好。这就意味着自己平时要融入更多跨界群体。
②跨界收益递增。跨界群体越多,你收货的有效信息越多,你就越有价值。
③同质收益递减。每个圈子熟悉至少一个关键人,掌握至少一个关键节点。而且要时常联系。
注意:亲人挚友就不要只考虑结构洞和利益需求了,毕竟,情感需求也是你我需要的。
所以,搭关系,不要想别人对你有什么用,而要想你对别人有什么用。
搞‘guanxi’,不是讨好大人物,而是做好自己,将自己放在关系网中对人有用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