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阅读了颉腾文化的一本新书,叫《学会阅读》。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以前的我并不是真的会阅读(以前我是拿着书直接开干,从头读到尾,慢不说,还抓不住重点),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很多干货给我们,除了书中的案例和训练题,其他的全是精华,都值得阅读并牢记在心里。
其中,关于教科书的阅读学习方法,我特别喜欢,决定把它分享出来,并教给我的孩子们。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阅读是有一个基本流程的,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阅读前做好准备,阅读中理解记忆,阅读后复习巩固。
㈠阅读前:准备
1、集中注意力。它包括两个步骤:
①控制你周围的环境
②增强专注力
2、预习。
预习是一种相当快速的技巧,我们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可以预习15~20页的教科书章节。在预习时,我们需要做到两点:
①找出材料中最重要的观点;
②注意这些观点是如何组织的。
那具体怎样预习教科书的章节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看主标题和副标题。标题通常起到标签的作用,告诉我们接下来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他确定了整个主题或主旨。
②看章节的引言。
③重视第一段。每个章节的第一段或引言可以提供该章节的概述或关于其组织的线索。
④黑体字标题。他像文章的标题,可以作为标签标识材料的内容。
⑤阅读每个标题下的第一句话。标题后面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进一步解释标题或阐述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话。
⑥注意印刷辅助手法的部分。印刷辅助手法包括斜体,粗体,旁柱,彩印,大写,下划线和枚举。
⑦图形,图表或图片。一般这些图都是用来指示重要的信息的。
⑧最后一段或总结。一般最后一段都会总结文章的概要,并帮助我们识别重要观点或章节的知识要点。
⑨章末的材料。浏览章末出现的任何学习或讨论的问题,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章节中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
3、提出引导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前先预习(参照前一步);
②把每一个主要的标题变成一系列问题;
③尽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且问题以how (如何)、what(何事)、why(为什么)开头更有意义。
㈡阅读中:理解记忆
当我们做好了准备,已经预习和提出课引导问题,并集中好了注意力。那我们就可以开始阅读了。
读的时候,从头读到尾往往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引导问题到章节中去寻找答案,且边读边回答。
在阅读的时候,最好是经常停下来测试一下自己,看自己是否记住了阅读的内容。这时,我们可以在教科书的页边空白处写上引导问题,然后把它当做章节测试题来做,直接把答案写下来。
最后,重点理解图形和视觉辅助工具。
我们常见的图形和视觉化辅助工具有:图表,示意图,地图,照片,饼图,表格。
图表一般用来解释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或流程如何工作。要检验自己是否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关系或者流程的各个部分。
示意图一般用来展示两种观点或信息类是如何互相关联的。我们可以使用注释、颜色和图例来帮助自己理解图形内容。
地图使用来提供关于位置,方向或区域数据的信息,一般用符号或代码标识。我们可以在地图上寻找趋势或进行比较,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地图的要点。
照片一般用来提供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用它,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对这张照片有什么反应。
饼图是用来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我们可以通过他确定内容被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什么。可以从中寻找趋势、模式或现实的结论。
表格汇总了大量的数据。我们需要确定数据是如何分类或划分的,可以对比寻找趋势,也可以写一份总结趋势或结论的笔记。
㈢阅读后:复习
阅读后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已读内容的记忆,以便在以后的测试或考试中使用。我们可以找人合作复习,比如找几个同学一起阅读同样的内容,然后相互提引导问题,轮流回答,以此来检测大家对内容的记忆情况。
后记
在这里,通过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这样一个阅读流程,作者为我们创建了一个阅读——学习系统:SQ3R阅读系统,其步骤如下
S——调查(即预习),可以在预习阅读材料后用一个句子来描述阅读材料的内容。
Q——提问(即提出引导问题),根据标题提出几个引导问题,并写在空白处。
R——阅读(即边读边找答案),阅读时用笔突出显示的重要信息。并在完成阅读后立即复习这一节内容,并在空白处用引导提问进行检测。
R——背诵(测试自己的理解记忆),可以在另一张纸上写一个简短的大纲,或画一张你阅读章节的主要观点图。或直接回答引导问题以做检测。
R——复习(阅读后的复习),可以找同学一起合作完成,相互问引导问题,轮流回答以检测对方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情况。
这个阅读——学习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并记住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内容。是一套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大家使用起来,做到真正有效地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