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康磊
一、对两套大纲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提的两套大纲理念,是个教学上的创新。
“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我的理解,第一套大纲指以教材为载体的知识集合,包括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第二套大纲指为理解、学习第一套大纲里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而需要丰富、充实的知识背景材料。它们大部分来自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来自本身的生活体验、实验见闻等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这些材料有助于学习第一套大纲的知识,“为那些学生理解关键知识提供足够丰富的感性资源,激发他们的疑问与兴趣,引发学习的初动力。”(干国祥老师语)
如果说第一套大纲的内容多是抽象的理性知识的话,第二套大纲应以丰富的感性经验为主。
但按照怀特海认为的人的智力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第二套大纲需要在学习第一套大纲内容之前就要有所积累。毕竟,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也应该是由形象思维逐步走向抽象思维。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再去理解抽象的知识才会更真切,更易于理解。
《给教师的建议》
二、两套大纲的优缺点
这两套的优势在于,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尤其是第二套大纲的丰富的内容让第一套大纲的学习更易于学生接受。
在学习第二套大纲内容的时候,儿童会产生一些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更引导他在课堂上去留心老师讲解第一套大纲知识的学习,或是与教师交流询问,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但这两套大纲的弊端在于:基于教材的第一套大纲,与围绕教材充实的第二套大纲的内容共性太多,较难适应某一个具体的学校或具体的班级。
面对一个班级数十名学生,或不同地域的学生,统一的教材组织下的内容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例如,我作为河南的教师,之前初中语文课本用苏教版,课本中选用的《端午日》《社戏》等名篇,写到江南水乡的生活,北方的学生不了解文中的风俗、生活,文中的场景美赏析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包括教师也只有照本宣科地分析一番了事。
另外,干老师认为:“除了自然科学等少数学科可以这样既是有着丰富的现象,知识又相对系统与层进之外,大多数学科或者系统性极不明显(如语文),或者知识相对应的不是普遍的生活现象(如数学),因此纵然能够编制出第一套教学大纲,也往往极难编制出理想的第二套大纲。”
像语文(今天群里还有英语老师在询问类似问题)没有系统性较强的核心知识体系,就不易编制较合宜的第二套大纲内容。
三、为什么用课程超越两套大纲?
为了解决第一套大纲的整齐划一问题,为了解决第二套大纲的配套问题,干老师提出了用课程的理念来超越两套大纲。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来自百度百科)
杜威则认为“课程即活动”。这样的课程注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来自百度百科)
课程又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这样,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或是一个班级,就可以在国家课程(以统一的教材为载体的核心课程)之外,开发适合自己的课程。
好的课程类似于智力发展的综合运用阶段。它会统摄精确与浪漫的学习阶段,会整合两套大纲的内容,并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是作为“一个生命经验的整体”(干国祥老师语)出现的。
像干老师提到的雷夫的“莎士比亚戏剧”课程,常丽华老师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将对学生有益的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教材中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第一套大纲)得以体现,更可把学生在浪漫期的丰富感性内容融入其中。
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因地域、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也可以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特点专门开发课程,让学生在多样的课程活动中有所收获。
同时,开发样本、班本课程,对于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也是很好的载体,可以让师生共同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幸福生活,体会教育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