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

作者: 云羲阁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6-23 14:14 被阅读0次

    上古时期没有韵书,研究上古音的根据主要是先秦两汉的韵文和形声字。韵文中又以《诗经》为主要依据,因为它材料比较集中(共305篇,除极少数篇章外,都是有韵的),时代比较可靠(《诗经》中诗篇的创作时代,大约上自西周初期即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即公元前6世纪)。清代的古音学家都是从归纳《诗经》的用韵入手的。我们知道,诗歌里能够互相押韵的字,一般都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诗经》也不例外。后代人读《诗经》,有的读起来不押韵了,那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

    例如,《诗经·鄘风·相鼠》第一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章的韵脚是“皮、仪、仪、为”,用现代普通话来读,“皮、仪”的韵母是i,“为”的韵母是uei,基本上是押韵的。

    而《诗经·召南·羔羊》第一章: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这章的韵脚是“皮、紽、蛇”,用现代普通话读,“皮pi”和“紽tuo”的韵母不同,“蛇”,今读she,韵母是e,这里通“迤”,念yi,与“紽tuo”的韵母也不同,按今音是不能押韵的。但依《诗经》的一般韵例,它们都处在韵脚的地位上。

    在《诗经》里这种现代读i韵母可以与现代一些读o或uo韵母的以及读e韵母的字相押,甚至与现代读a韵母的字相押。

    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第一章: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这章诗里的韵脚是“珈”与“佗、河、宜、何”相押;

    又《王风·丘中有麻》第一章: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此章则是“麻”和“嗟、施”相押。这不是偶然的。表明它们在《诗经》时代,读音是相近的,可能它们的主要元音也是相同的。

    清代古音学家就是将《诗经》里这些可以互相押韵的字联系、归纳在一起,同属于一个韵部,如皮、仪、为、紽、蛇、何、禾、离、施、珈、佗、他、猗、宜、彼、磋、磨、罗、罹、那、吪、麻、嗟、加、池、歌、莪、驾、驰、破、阿、沙、多、嘉等。拿它们和中古音比较,发现它们在“平水韵”里分属于歌韵(《广韵》歌戈韵)、支韵和麻韵,也就是说,上古这一韵部包括了中古的歌(戈)韵字和支韵一部分字以及麻韵一部分字。清初顾炎武在建立韵部之始,将这些字归在他的第六部。后来的学者取《广韵》的韵母为上古韵部定名,如将顾炎武的第六部叫做“歌部”,这样便于比较,便于看出上古韵部和中古韵的历史关系。

    顾炎武是第一个对上古音进行系统的分部研究的学者,他审核了《诗经》全书1900多个韵字,并与《广韵》所收韵字进行比较,归纳为“古韵十部”。顾氏十部之分虽然还很粗疏,但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后来的古音学家(包括现代的学者)在顾炎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考查了《诗经》、《楚辞》和先秦两汉的韵文以及谐声偏旁,取材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缜密,分部也越来越精细。如江永分古韵为13部,段玉裁分古韵为17部,孔广森、朱骏声各分古韵为18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古韵为21部,章太炎先生分古韵为23部。如果从审音出发,把入声韵部都从阴声韵部中独立出来,分部就更多。如江永分古韵为21部,戴震分古韵为9类25部,黄季刚先生分古韵为28部。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分古韵为29部,后来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则分古韵为30部,并依主要元音的异同与远近,将30韵部按阴、入、阳相配,归纳为11类。韵部分阴、阳、入三类与声调无关,是按它们韵尾的不同而分类的。阴声韵是指开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入声韵是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现代普通话和许多北方话里已无入声韵,只有广州方音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塞音收尾的入声韵,如“十[sap]”、“一[yat]”、“六[lok]”。阳声韵是指以鼻音收尾的韵。如现代普通话收[-n]尾的an、en和收[-ŋ]尾的ang、eng等;古代的阳声韵,除了有收[-n]尾、[-ŋ]尾的,还有一种收[-m]尾的,如“三[sam]”。

    下面是古韵11类30部: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ə]之部〔一〕 [ək]职部      [əŋ]蒸部
    第二类 [u]幽部        [uk]觉部      [uŋ]冬部
    第三类 [o]宵部        [ok]药部
    第四类 [ɔ]侯部        [ɔk]屋部      [ɔŋ]东部
    第五类 [a]鱼部        [ak]铎部      [aŋ]阳部
    第六类 [e]支部        [ek]锡部      [eŋ]耕部
    第七类 [ai]歌部      [at]月部        [an]元部
    第八类 [ei]脂部      [et]质部        [en]真部
    第九类 [əi]微部      [ət]物部      [ən]文部
    第十类                         [əp]缉部      [əm]侵部
    第十一类                        [ap]盍部      [am]谈部

    这30部虽然主要是根据《诗经》押韵归纳出来的,但对先秦两汉的韵文有很大的普遍性。例如,屈原《离骚》中的一段: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这一段的韵脚是“在、茝、路、步、隘、绩、武、怒、舍、故、路、他、化”。“在、茝”属之部,“路、步”属铎部,“隘、绩”属锡部,“武、怒、舍、故”属鱼部,“他、化”属歌部。和《诗经》押韵没有什么不同。汉代韵文用韵一般较宽,与《诗经》韵也基本一致。

    如赵壹《刺世疾邪赋》的第一段: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这段的韵脚中,“乐、驳”相押属药部,“浊、毒、酷、足”相押属屋、觉二部合韵。合韵是指两个邻近韵部的字由于主要元音相近可以合押。这里的“浊、足”属屋部,主要元音是[u],“毒、酷”属觉部,主要元音是[ɔ],[ɔ]与[u]部位相近,只是发音时一个开一点,一个合一点,所以,容易押在一起。

    这种相邻的韵部之间的合韵,在《诗经》里就已存在了。例如,《静女》第二章后二句: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是微部的“炜”字与脂部的“美”字合韵。又如,《关雎》末章后四句: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宵部的“芼”和药部的“乐”合韵。这种阴声韵和入声韵合韵,是主要元音相同,唯韵尾不一样,这与阴声韵之间或入声韵之间或阳声韵之间的合韵性质不完全相同。所以,为了加以区别,有的把阴入之间或是阴阳之间的合韵另叫做“通韵”。

    《诗经》和先秦其他韵文的入韵字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不少重复,不可能把上古出现的汉字都包括在归纳的30韵部里。对那些许多没有被用作韵脚的字,古音学家则主要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归类的。我们知道,形声字是由声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的。例如,“河”字,水旁是意符,指明“河”是属于水这个范畴的,而“可”则是“河”的声符。声符是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的。现在看来,有的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差别很大,如“江”从工声,“義”从我声,这是语音变化的结果。上古时期离造字的时代不远,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

    从韵部的角度看,在上古,同声符的字一般都同属一个韵部,例如,“我”属歌部,从“我”得声的“俄、娥、峨、涐、莪、蛾、義、莪、锇、饿、鹅……”以及从“義”得声的“儀、檥、蟻、議……”等字也属歌部。同样,我们知道了“皮”、“也”、“可”属歌部。那么,从“也”得声的“彼、披、波、陂、破、被、跛、颇……”等字,从“也”得声的“他、地、池、迤、施、驰……”等字,以及从“可”得声的“坷、河、奇、阿、苛、荷、歌、骑……”等字也都属歌部。汉字里的形声字超过80%,如此,根据声符就可以把先秦出现的字差不多都分别归属到古韵各部之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所附“古韵三十部常见谐声表”,就是在《诗经》韵字的基础上,根据“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而制定的。

    但是殷商的甲骨文就已出现了形声字。一些形声字的产生时代要早于《诗经》时代。因此,从谐声的角度去看《诗经》某些诗篇的押韵,有时感到不合,如《卫风·竹竿》第三章一例: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王之傩。
    这里的韵脚是“左、瑳、傩”。“左、瑳”是歌韵字不成问题,但“傩”字属什么韵部?从押韵来看,也应属歌部;但从谐声来看,“傩”从难声,难声在元部,属阳声韵,而歌部是阴声韵。这就是说,“傩”字已从阳声韵元部转变到阴声韵歌部去了,音韵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阴阳对转”。“对转”一般要求主要元音相同,如歌部和元部同属第七类,主要元音都是[a]。“傩”字由[nan]变读[na],韵尾[-n]脱落了,这是阳声韵变阴声韵。至于“傩”字现代读nuo,那又是唐宋以后的变化了。

    《诗经》里也有阴声韵变为阳声韵的例子,例如,《小雅·六月》第三章前四句: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狁,以奏肤公。
    韵脚是“颙、公”。“颙”字从“禺”声,“禺”属侯部,但在《诗经》里,“颙”字已不读阴声侯部的[ɔ],而与“公”一样,读为阳声东部了(即读[ǐɔŋ])。
    在上古音系里,“阴阳对转”也包括“入阳对转”,即入声和阳声之间也发生了转化。例如,《桧风·匪风》第一章: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赡周道,中心怛兮。
    韵脚为“发、偈、怛”。其中“发、偈”属入声韵月部,而“怛”从“旦”得声,“旦”属元部。这说明“怛”字的读音已由阳声的元部[an]转到入声的月部[at]了。主要元音也相同,只是韵尾[-n]变为[-t]。在《诗经》里,入声韵和阴声韵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很多古音学家往往把相关的入声韵并入阴声韵部,入阳对转也就是阴阳对转。

    在《诗经》韵部系统里,这种从别的韵部转到本部来的字,我们把它称作“散字”,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第1037页歌部的散字,除了“傩”,还有“播”;月部的散字,除了“怛”,还有“厉”,其他韵部里也有不少附有这种从他部转入到本部来的散字。
    不过,这种“散字”并不都属于“阴阳对转”的情况。例如,之部里的“裘”字,它从“求”得声,本属幽部,但在《诗经》里,它只与之部字相押,而从不与幽部字相押。例如,《秦风·终南》首章: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韵脚是“梅、裘、哉”,“梅、哉”是之部字。这表明“裘”字已由幽部转到之部。“幽、之”是相邻的两个阴声韵部,主要元音相近,所以可能转化。这种情况,音韵学上叫做“旁转”。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谐声表中,宵部的散字“呶”,侯部的散字“饫”,微部的散字“绥”也属于“旁转”。“旁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必须相近。

    这里再强调一点,“对转”、“旁转”和上面说到的“合韵”、“通韵”性质是不同的。“对转”、“旁转”是语音发展的现象,而“合韵”、“通韵”是一种临时的、偶然的情况。必须认识清楚,不可混为一谈。但是,无论“对转”、“旁转”,或者“合韵”、“通韵”,都是从研究《诗经》的用韵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反过来,了解了“对转”、“旁转”与“合韵”、“通韵”的情况和规律,对我们阅读《诗经》,掌握上古韵部系统,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诗经》和先秦其他韵文解决不了上古声母的问题,研究上古的声母系统,形声字是一项重要的材料。因为形声字中的声符既然是表示读音的,那么,同谐声者不仅韵部相同,声母也应该是相同或者很相近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纲”从“冈”声,“轲”从“可”声,“琴”从“今”声,“奴”从“女”声,“例”从“列”声等。当然,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今有所不同,从后代的读音去看形声字,就会发现许多差异,例如,“江”从“工”声,“江”的声母是j,“工”的声母是g。又如,“悲”从“非”声,“潘”从“番”声,“蓬”从“逢”声,“闵”从“文”声;又如,“澄”从“登”声,“挑”从“兆”声,“坠”从“队”声,等等。这种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的不同,反映了上古声母的特点。

    除形声字之外,还有古籍中的通假字以及声训和注音也是反映上古声母不同于后代的重要材料。通假字是一种异文,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或是由于古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写了一个别字。例如,古代传说中的太昊帝“伏羲”氏,有的古书写作“庖牺”或“包犠”(《易经》),有的又作“苾羲”(《汉书》)。又如《诗经·小雅·车攻》:“东有甫草”,韩诗引作“圃草”。“伏”与“庖”、“包”或“苾”,“甫”与“圃”,虽然今音声母不同,但是在上古应该是相同的,所以才可以通假。

    声训是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另一个字(词)。如《诗经·小雅·车舝》:“陟彼高岗”,郑玄笺:“陟,登也。”东汉刘熙的《释名》全是用的声训,如:“晋,进也,其地在北,有事于中国则进而南也。”“负,背也,置项背也。”其中,“负”与“背”、“陟”和“登”,彼此的声母今天差别甚大,但上古则是音同或音近。

    古书注音指汉魏以后的人为先秦两汉的古书注的音。例如,《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释文》:“鹏……崔()音凤。”又如《诗经·卫风·淇奥》:“绿竹猗猗”,《释文》:“韩诗竹作,音徒沃反。”“徒沃反”音近“笃”。“笃”与“竹”的声母,“鹏”与“凤”的声母今音也相距很远,但在上古一定是相同或相近的。

    清代古音学家钱大昕根据上述材料研究了上古的唇音声母和舌音声母,得出了上古只有重唇音“帮、滂、並、明”,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舌头音“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娘”的结论。近代的一些学者还研究了上古的齿音与牙喉音的问题。上古声母系统的问题比较复杂,现在尚未取得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提出的上古三十二声母也只是一家之言。三十二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比较:

    (1)唇音少了非、敷、奉、微四个,只有重唇帮、滂、並、明四个。这是说,三十六字母里的非母在上古读作帮母,敷母读作滂母,奉母读作並母,微母读作明母。这是钱大昕证明了的。现在已很少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了。

    (2)三十六字母的舌上音知、彻、澄、娘,在上古分别并入舌头音端、透、定、泥。这也是钱大昕的意见。上古的舌音中还有照(甲)、穿(甲)、床(甲)、审(甲)、禅、日、来母。照(甲)、穿(甲)、床(甲)和审(甲)是从三十六字母正齿音照、穿、床、审四母中分化出来的。根据黄侃先生的研究,上古的正齿音照、穿、床、审应分为两类,我们称之为甲、乙,也有另取名称的。黄侃认为甲类和舌头音端、透、定合并,乙类和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合并,这有一定的道理。钱大昕也曾说过:“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说的就是正齿音照、穿、床、审的甲类,还有禅母,上古也属舌音。半齿音日母,依章太炎先生的研究,上古归泥,也是舌音。来母本属半舌音,所以,上古的舌音,虽然少了舌上音知、彻、澄、娘四母,但又多出照(甲)、穿(甲)、床(甲)、审(甲)并入端组,认为它们虽然都是舌音,但在发音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同样,喻母的一部分也没有并入定母,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声母放在舌音里,叫做喻(甲)。这样,上古的舌音声母比起中古来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

    (3)上古齿音也还有两组,除了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与中古一样,正齿音照、穿、床、审四母各只剩下一半,依黄侃先生的意见,分别并入精、清、从、心四母。我们也是考虑到后代演变的条件问题,也暂时让它们独立成为一组,为了与照组的甲部分区别开来,我们把它们叫做照(乙)、穿(乙)、床(乙)和审(乙)。这样上古齿音声母共有9个。

    (4)上古牙音见、溪、群、疑四母,与中古完全一致。上古喉音晓、影也与中古相同。只有匣母,比三十六字母的匣母内容扩大了,包括喻母(乙)部分。由于牙音和喉音发音部位相近,可以合在一起,叫牙喉音。

    以上介绍了上古三十二声母系统,并比较了一下它们与中古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我们学习、研究古音,不是为古而古,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用来解决阅读古书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掌握上古的韵部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欣赏先秦两汉的韵文;掌握了上古的声母系统,则可以认识古书中的双声词语(包括双声联绵字)。古书一些双声词语,只有根据上古声母的特点才能正确理解。比如“匍匐”一词,今天读来声母不同,韵母反而相同。但在上古它是个双声联绵字,因为“匍匐”二字同属並母。“匐”在中古三十六字母里属轻唇奉母,而上古无轻唇,“匍”字的声母也是重唇並母。相反,“匍匐”的韵母在上古是不相同的,“匐”属入声职部,而“匍”归阴声鱼部。今天都读同一韵母u,这正是古音不同于今音的表现。

    除了双声、叠韵,古书里还有通假、破读等其他一些读音问题,都需要运用古音学知识去解决。
    上古时期没有韵书,研究上古音的根据主要是先秦两汉的韵文和形声字。韵文中又以《诗经》为主要依据,因为它材料比较集中(共305篇,除极少数篇章外,都是有韵的),时代比较可靠(《诗经》中诗篇的创作时代,大约上自西周初期即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即公元前6世纪)。清代的古音学家都是从归纳《诗经》的用韵入手的。我们知道,诗歌里能够互相押韵的字,一般都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诗经》也不例外。后代人读《诗经》,有的读起来不押韵了,那是由于语音发生了变化。

    例如,《诗经·鄘风·相鼠》第一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章的韵脚是“皮、仪、仪、为”,用现代普通话来读,“皮、仪”的韵母是i,“为”的韵母是uei,基本上是押韵的。

    而《诗经·召南·羔羊》第一章: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这章的韵脚是“皮、紽、蛇”,用现代普通话读,“皮pi”和“紽tuo”的韵母不同,“蛇”,今读she,韵母是e,这里通“迤”,念yi,与“紽tuo”的韵母也不同,按今音是不能押韵的。但依《诗经》的一般韵例,它们都处在韵脚的地位上。

    在《诗经》里这种现代读i韵母可以与现代一些读o或uo韵母的以及读e韵母的字相押,甚至与现代读a韵母的字相押。

    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第一章: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这章诗里的韵脚是“珈”与“佗、河、宜、何”相押;

    又《王风·丘中有麻》第一章: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此章则是“麻”和“嗟、施”相押。这不是偶然的。表明它们在《诗经》时代,读音是相近的,可能它们的主要元音也是相同的。

    清代古音学家就是将《诗经》里这些可以互相押韵的字联系、归纳在一起,同属于一个韵部,如皮、仪、为、紽、蛇、何、禾、离、施、珈、佗、他、猗、宜、彼、磋、磨、罗、罹、那、吪、麻、嗟、加、池、歌、莪、驾、驰、破、阿、沙、多、嘉等。拿它们和中古音比较,发现它们在“平水韵”里分属于歌韵(《广韵》歌戈韵)、支韵和麻韵,也就是说,上古这一韵部包括了中古的歌(戈)韵字和支韵一部分字以及麻韵一部分字。清初顾炎武在建立韵部之始,将这些字归在他的第六部。后来的学者取《广韵》的韵母为上古韵部定名,如将顾炎武的第六部叫做“歌部”,这样便于比较,便于看出上古韵部和中古韵的历史关系。

    顾炎武是第一个对上古音进行系统的分部研究的学者,他审核了《诗经》全书1900多个韵字,并与《广韵》所收韵字进行比较,归纳为“古韵十部”。顾氏十部之分虽然还很粗疏,但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后来的古音学家(包括现代的学者)在顾炎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考查了《诗经》、《楚辞》和先秦两汉的韵文以及谐声偏旁,取材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缜密,分部也越来越精细。如江永分古韵为13部,段玉裁分古韵为17部,孔广森、朱骏声各分古韵为18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古韵为21部,章太炎先生分古韵为23部。如果从审音出发,把入声韵部都从阴声韵部中独立出来,分部就更多。如江永分古韵为21部,戴震分古韵为9类25部,黄季刚先生分古韵为28部。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里分古韵为29部,后来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里则分古韵为30部,并依主要元音的异同与远近,将30韵部按阴、入、阳相配,归纳为11类。韵部分阴、阳、入三类与声调无关,是按它们韵尾的不同而分类的。阴声韵是指开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入声韵是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现代普通话和许多北方话里已无入声韵,只有广州方音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塞音收尾的入声韵,如“十[sap]”、“一[yat]”、“六[lok]”。阳声韵是指以鼻音收尾的韵。如现代普通话收[-n]尾的an、en和收[-ŋ]尾的ang、eng等;古代的阳声韵,除了有收[-n]尾、[-ŋ]尾的,还有一种收[-m]尾的,如“三[sam]”。

    下面是古韵11类30部: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ə]之部〔一〕 [ək]职部      [əŋ]蒸部
    第二类 [u]幽部        [uk]觉部      [uŋ]冬部
    第三类 [o]宵部        [ok]药部
    第四类 [ɔ]侯部        [ɔk]屋部      [ɔŋ]东部
    第五类 [a]鱼部        [ak]铎部      [aŋ]阳部
    第六类 [e]支部        [ek]锡部      [eŋ]耕部
    第七类 [ai]歌部      [at]月部        [an]元部
    第八类 [ei]脂部      [et]质部        [en]真部
    第九类 [əi]微部      [ət]物部      [ən]文部
    第十类                         [əp]缉部      [əm]侵部
    第十一类                        [ap]盍部      [am]谈部

    这30部虽然主要是根据《诗经》押韵归纳出来的,但对先秦两汉的韵文有很大的普遍性。例如,屈原《离骚》中的一段: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这一段的韵脚是“在、茝、路、步、隘、绩、武、怒、舍、故、路、他、化”。“在、茝”属之部,“路、步”属铎部,“隘、绩”属锡部,“武、怒、舍、故”属鱼部,“他、化”属歌部。和《诗经》押韵没有什么不同。汉代韵文用韵一般较宽,与《诗经》韵也基本一致。

    如赵壹《刺世疾邪赋》的第一段: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这段的韵脚中,“乐、驳”相押属药部,“浊、毒、酷、足”相押属屋、觉二部合韵。合韵是指两个邻近韵部的字由于主要元音相近可以合押。这里的“浊、足”属屋部,主要元音是[u],“毒、酷”属觉部,主要元音是[ɔ],[ɔ]与[u]部位相近,只是发音时一个开一点,一个合一点,所以,容易押在一起。

    这种相邻的韵部之间的合韵,在《诗经》里就已存在了。例如,《静女》第二章后二句: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是微部的“炜”字与脂部的“美”字合韵。又如,《关雎》末章后四句: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宵部的“芼”和药部的“乐”合韵。这种阴声韵和入声韵合韵,是主要元音相同,唯韵尾不一样,这与阴声韵之间或入声韵之间或阳声韵之间的合韵性质不完全相同。所以,为了加以区别,有的把阴入之间或是阴阳之间的合韵另叫做“通韵”。

    《诗经》和先秦其他韵文的入韵字总是有限的,而且有不少重复,不可能把上古出现的汉字都包括在归纳的30韵部里。对那些许多没有被用作韵脚的字,古音学家则主要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归类的。我们知道,形声字是由声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的。例如,“河”字,水旁是意符,指明“河”是属于水这个范畴的,而“可”则是“河”的声符。声符是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的。现在看来,有的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差别很大,如“江”从工声,“義”从我声,这是语音变化的结果。上古时期离造字的时代不远,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

    从韵部的角度看,在上古,同声符的字一般都同属一个韵部,例如,“我”属歌部,从“我”得声的“俄、娥、峨、涐、莪、蛾、義、莪、锇、饿、鹅……”以及从“義”得声的“儀、檥、蟻、議……”等字也属歌部。同样,我们知道了“皮”、“也”、“可”属歌部。那么,从“也”得声的“彼、披、波、陂、破、被、跛、颇……”等字,从“也”得声的“他、地、池、迤、施、驰……”等字,以及从“可”得声的“坷、河、奇、阿、苛、荷、歌、骑……”等字也都属歌部。汉字里的形声字超过80%,如此,根据声符就可以把先秦出现的字差不多都分别归属到古韵各部之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所附“古韵三十部常见谐声表”,就是在《诗经》韵字的基础上,根据“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而制定的。

    但是殷商的甲骨文就已出现了形声字。一些形声字的产生时代要早于《诗经》时代。因此,从谐声的角度去看《诗经》某些诗篇的押韵,有时感到不合,如《卫风·竹竿》第三章一例: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王之傩。
    这里的韵脚是“左、瑳、傩”。“左、瑳”是歌韵字不成问题,但“傩”字属什么韵部?从押韵来看,也应属歌部;但从谐声来看,“傩”从难声,难声在元部,属阳声韵,而歌部是阴声韵。这就是说,“傩”字已从阳声韵元部转变到阴声韵歌部去了,音韵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做“阴阳对转”。“对转”一般要求主要元音相同,如歌部和元部同属第七类,主要元音都是[a]。“傩”字由[nan]变读[na],韵尾[-n]脱落了,这是阳声韵变阴声韵。至于“傩”字现代读nuo,那又是唐宋以后的变化了。

    《诗经》里也有阴声韵变为阳声韵的例子,例如,《小雅·六月》第三章前四句: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狁,以奏肤公。
    韵脚是“颙、公”。“颙”字从“禺”声,“禺”属侯部,但在《诗经》里,“颙”字已不读阴声侯部的[ɔ],而与“公”一样,读为阳声东部了(即读[ǐɔŋ])。
    在上古音系里,“阴阳对转”也包括“入阳对转”,即入声和阳声之间也发生了转化。例如,《桧风·匪风》第一章: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赡周道,中心怛兮。
    韵脚为“发、偈、怛”。其中“发、偈”属入声韵月部,而“怛”从“旦”得声,“旦”属元部。这说明“怛”字的读音已由阳声的元部[an]转到入声的月部[at]了。主要元音也相同,只是韵尾[-n]变为[-t]。在《诗经》里,入声韵和阴声韵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很多古音学家往往把相关的入声韵并入阴声韵部,入阳对转也就是阴阳对转。

    在《诗经》韵部系统里,这种从别的韵部转到本部来的字,我们把它称作“散字”,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第1037页歌部的散字,除了“傩”,还有“播”;月部的散字,除了“怛”,还有“厉”,其他韵部里也有不少附有这种从他部转入到本部来的散字。
    不过,这种“散字”并不都属于“阴阳对转”的情况。例如,之部里的“裘”字,它从“求”得声,本属幽部,但在《诗经》里,它只与之部字相押,而从不与幽部字相押。例如,《秦风·终南》首章: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韵脚是“梅、裘、哉”,“梅、哉”是之部字。这表明“裘”字已由幽部转到之部。“幽、之”是相邻的两个阴声韵部,主要元音相近,所以可能转化。这种情况,音韵学上叫做“旁转”。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谐声表中,宵部的散字“呶”,侯部的散字“饫”,微部的散字“绥”也属于“旁转”。“旁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必须相近。

    这里再强调一点,“对转”、“旁转”和上面说到的“合韵”、“通韵”性质是不同的。“对转”、“旁转”是语音发展的现象,而“合韵”、“通韵”是一种临时的、偶然的情况。必须认识清楚,不可混为一谈。但是,无论“对转”、“旁转”,或者“合韵”、“通韵”,都是从研究《诗经》的用韵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反过来,了解了“对转”、“旁转”与“合韵”、“通韵”的情况和规律,对我们阅读《诗经》,掌握上古韵部系统,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诗经》和先秦其他韵文解决不了上古声母的问题,研究上古的声母系统,形声字是一项重要的材料。因为形声字中的声符既然是表示读音的,那么,同谐声者不仅韵部相同,声母也应该是相同或者很相近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纲”从“冈”声,“轲”从“可”声,“琴”从“今”声,“奴”从“女”声,“例”从“列”声等。当然,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今有所不同,从后代的读音去看形声字,就会发现许多差异,例如,“江”从“工”声,“江”的声母是j,“工”的声母是g。又如,“悲”从“非”声,“潘”从“番”声,“蓬”从“逢”声,“闵”从“文”声;又如,“澄”从“登”声,“挑”从“兆”声,“坠”从“队”声,等等。这种形声字和它的声符读音的不同,反映了上古声母的特点。

    除形声字之外,还有古籍中的通假字以及声训和注音也是反映上古声母不同于后代的重要材料。通假字是一种异文,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或是由于古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写了一个别字。例如,古代传说中的太昊帝“伏羲”氏,有的古书写作“庖牺”或“包犠”(《易经》),有的又作“苾羲”(《汉书》)。又如《诗经·小雅·车攻》:“东有甫草”,韩诗引作“圃草”。“伏”与“庖”、“包”或“苾”,“甫”与“圃”,虽然今音声母不同,但是在上古应该是相同的,所以才可以通假。

    声训是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另一个字(词)。如《诗经·小雅·车舝》:“陟彼高岗”,郑玄笺:“陟,登也。”东汉刘熙的《释名》全是用的声训,如:“晋,进也,其地在北,有事于中国则进而南也。”“负,背也,置项背也。”其中,“负”与“背”、“陟”和“登”,彼此的声母今天差别甚大,但上古则是音同或音近。

    古书注音指汉魏以后的人为先秦两汉的古书注的音。例如,《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释文》:“鹏……崔()音凤。”又如《诗经·卫风·淇奥》:“绿竹猗猗”,《释文》:“韩诗竹作,音徒沃反。”“徒沃反”音近“笃”。“笃”与“竹”的声母,“鹏”与“凤”的声母今音也相距很远,但在上古一定是相同或相近的。

    清代古音学家钱大昕根据上述材料研究了上古的唇音声母和舌音声母,得出了上古只有重唇音“帮、滂、並、明”,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舌头音“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娘”的结论。近代的一些学者还研究了上古的齿音与牙喉音的问题。上古声母系统的问题比较复杂,现在尚未取得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提出的上古三十二声母也只是一家之言。三十二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比较:

    (1)唇音少了非、敷、奉、微四个,只有重唇帮、滂、並、明四个。这是说,三十六字母里的非母在上古读作帮母,敷母读作滂母,奉母读作並母,微母读作明母。这是钱大昕证明了的。现在已很少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了。

    (2)三十六字母的舌上音知、彻、澄、娘,在上古分别并入舌头音端、透、定、泥。这也是钱大昕的意见。上古的舌音中还有照(甲)、穿(甲)、床(甲)、审(甲)、禅、日、来母。照(甲)、穿(甲)、床(甲)和审(甲)是从三十六字母正齿音照、穿、床、审四母中分化出来的。根据黄侃先生的研究,上古的正齿音照、穿、床、审应分为两类,我们称之为甲、乙,也有另取名称的。黄侃认为甲类和舌头音端、透、定合并,乙类和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合并,这有一定的道理。钱大昕也曾说过:“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说的就是正齿音照、穿、床、审的甲类,还有禅母,上古也属舌音。半齿音日母,依章太炎先生的研究,上古归泥,也是舌音。来母本属半舌音,所以,上古的舌音,虽然少了舌上音知、彻、澄、娘四母,但又多出照(甲)、穿(甲)、床(甲)、审(甲)并入端组,认为它们虽然都是舌音,但在发音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同样,喻母的一部分也没有并入定母,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声母放在舌音里,叫做喻(甲)。这样,上古的舌音声母比起中古来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

    (3)上古齿音也还有两组,除了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与中古一样,正齿音照、穿、床、审四母各只剩下一半,依黄侃先生的意见,分别并入精、清、从、心四母。我们也是考虑到后代演变的条件问题,也暂时让它们独立成为一组,为了与照组的甲部分区别开来,我们把它们叫做照(乙)、穿(乙)、床(乙)和审(乙)。这样上古齿音声母共有9个。

    (4)上古牙音见、溪、群、疑四母,与中古完全一致。上古喉音晓、影也与中古相同。只有匣母,比三十六字母的匣母内容扩大了,包括喻母(乙)部分。由于牙音和喉音发音部位相近,可以合在一起,叫牙喉音。

    以上介绍了上古三十二声母系统,并比较了一下它们与中古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我们学习、研究古音,不是为古而古,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用来解决阅读古书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掌握上古的韵部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欣赏先秦两汉的韵文;掌握了上古的声母系统,则可以认识古书中的双声词语(包括双声联绵字)。古书一些双声词语,只有根据上古声母的特点才能正确理解。比如“匍匐”一词,今天读来声母不同,韵母反而相同。但在上古它是个双声联绵字,因为“匍匐”二字同属並母。“匐”在中古三十六字母里属轻唇奉母,而上古无轻唇,“匍”字的声母也是重唇並母。相反,“匍匐”的韵母在上古是不相同的,“匐”属入声职部,而“匍”归阴声鱼部。今天都读同一韵母u,这正是古音不同于今音的表现。

    除了双声、叠韵,古书里还有通假、破读等其他一些读音问题,都需要运用古音学知识去解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古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zl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