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读书
姐姐们的教诲和遗憾——评小说集《代表作·新女性》

姐姐们的教诲和遗憾——评小说集《代表作·新女性》

作者: 梧可宁 | 来源:发表于2016-04-10 13:17 被阅读53次

《代表作·新女性》原书查看


买这本书是比较偶然的,因为手里有张快过期的书卡,就在短时间里挑了些书买下来了,这本从封面来看,给人的感觉不太好,感觉是比较消费化的出版物,但是封面上提到的这些作家,我多少还是有所耳闻,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下来了,原因在于里面的大部分作家我只是了解有这样一个人,但是她们的作品我没读过,买这本书至少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她们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后如果再想看她们中某位的其他作品,就可以拿这本集子作为指导。

看完了,和豆瓣好多评论写的一样,并不是每篇都好,不过其中几篇还是颇受好评的,我自己的感受是,其中有几篇可能有点流俗,有几篇则很打动我。

西门媚的《亲爱的史密斯》感觉像是给这本书里好几篇小说定了基调,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概括成女性在男权社会里对某些强势男性的无奈利用和挣扎,就这篇看,最后赵红梅的消失,我觉得和很多小说类似,就是一个女性依靠一个年龄和财力都非常雄厚的男性,从而过上了笼中鸟生活的故事,当然,这里面一般也都有一个像这篇里一样的男主人公,平凡,也被这位女性的气质所吸引,最后目送。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现实里到底有多少,然而我终究是不喜欢这样的模式的,这也是男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年长男性控制着财富资源,玩弄其他人,而青年男性似乎也不过是以另一种对性别平等毫不关心的样子袖手旁观。这种模式的一遍遍重复,加剧了一些读者的模仿心态,而且自己也毫无察觉。

盛可以的《缺乏经验的世界》是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某种我不知道究竟在多大范围里是否存在的现象,我十分怀疑作者写这篇小说的心境,究竟是不是在不自觉地为男权背书,女主人公在故事里想勾搭一个小鲜肉,但是在和小鲜肉的交流中不断自我否定,当然,作者对女主人公的设定也总是符合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规训,不懂体育,总是怕自己年龄与外貌不尽如男人之意,同时对年轻女性嫉妒怀恨,这一切都太典型了,试想一个作家,何至于为了一个没什么人文素养的学生如此自我矮化,连一点点自尊都找不到,况且就描述来看,这位小鲜肉也不过一个不修边幅的直男癌而已。

巫昂的《比尔·盖茨的礼物》其实我之前在“天南”杂志上读过,我从前没读过类似的小说,感觉很新奇,也许作者是借主人公隐喻了一种潜意识里软弱而想借助文字安慰生活的生活经历,比尔盖茨和墨子的出现我觉得有点像我们常有的幻想,当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顺着幻想往下想,渐渐发现我们幻想出来的美好没走几部路就被现实逻辑给挫败了,我觉得这个故事就是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或许对于相对感性一些人来说,这个故事还能读出一点点悲剧意味。

绿妖的《少女哪吒》看的我很伤心,晓冰的成长之路是一种很典型的当代悲剧,作为主人公的“我”的成长与之对比,更加深了这种悲剧的杀伤力,晓冰的成长面临着比如她一般的男孩多一重的男权文化的摧残,这种摧残最厉害的效果在于压抑和绝望,是作为旁人的无能为力,主人公小路从小结识晓冰,在两人成长的路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最终生生把两个人拉向了两个差距巨大的境地,我突然想到自己的一些同学,也有很相似的例子,理想化的世界当然是不存在的,但这样的理性并没有什么用处。

张晓雯的《水晶孩童》我其实没太大兴趣,对小孩子没兴趣的我丝毫没办法体会所谓一个漂亮水晶娃娃究竟好在哪儿。

任晓雯是我在豆瓣才了解的作者,因为有所留意,所以在学校的图书馆借到了她的《岛上》,不过那时候读完这本代表作,我心里其实觉得对这样的作品并不是很亲切,觉得场景的设置太唐突了,终归离自己还是有点距离。相比之下,这篇《阳台上》,我觉得还是很亲切的,毕竟在上海呆了这么些时间,看得到摸得到的认识还是有的,所以这篇拿上海做背景,我读着没任何障碍,故事其实应该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件,在熙熙攘攘的市区里,利益,摩擦,乃至暴力都在潜伏着,一次一次,又有诸多相似,我有时候是觉得害怕。

走走的《故事》由于比较散的结构,看过基本不记得了。

叶三的《陈牧二章》也是,我已经不记得故事在讲什么了。

叶扬的《三人晚餐》我不是很喜欢,我觉得这个小说的很多桥段和以前看过的一些小说电视剧太雷同,即所谓的“狗血”。从情节本身看,我个人也讨厌这样的设定,两个男性对一个女性,两个男性处于不同的经济阶层试图占有这个女性,而女性本身又因为经济而试图从别的男性身上获取利益。并非说这种模式在现实中没有原型,而是说,现实中的现象远远比这样的模式要复杂和有意思,某些作者仅仅钟情于这一种模式,更像是一种老套的性虐待游戏,令人厌倦。

或许对我来说,我对颜歌是有一种主观喜爱的,因为从她的创作经历中,我每每想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口味的成长,恰恰和她创作变化的时间历程十分吻合,她的某些作品对我来说又非常有共鸣,并且她很好的把这种共鸣用一种优美不露声色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这是我对自己写作的期待,是我的写作理想,所以,很自然的,我喜欢颜歌的这篇《白马》。

读颜歌的作品也不少了,但是我一直不太敢做出一些评价,我是害怕自己词不达意有可能跑偏,这篇《白马》我现在已经记不得具体情节了,但我记得读这部小说时的感受,概括一下,也许是一种温暖的悲剧吧,颜歌很多作品都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在《白马》里,“我”的生活细节被颜歌描写的很具体很传神,四川话在文本中很好的体现了小说里人们生活的面貌,而对于父母们的感情和现实利益纠葛,颜歌是用一种舒缓闲适的感觉表达出来的,白马作为主人公的理想的隐喻,在小说中出现的总是不温不火,很适时,又不动声色,和小说叙述的生活场景很融洽。小说里人物的生活细节很打动人,我觉得和整本小说集里其他小说相比,这篇《白马》之所以让我更加喜欢的原因就是这种细节,小说里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说话的语气,尺度,分寸,这些的精确和细致塑造了小说里让人亲切并且感觉到真实的形象,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相关文章

  • 姐姐们的教诲和遗憾——评小说集《代表作·新女性》

    《代表作·新女性》原书查看 买这本书是比较偶然的,因为手里有张快过期的书卡,就在短时间里挑了些书买下来了,这本从封...

  • 逃离?还是释然改变? ——读《逃离》有感

    这个月,在书友们的推荐下,我读了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门罗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对于女性独立精...

  • 姐姐、名著和女性的力量

    《乘风破浪的姐姐》高开低走,但热度仍在持续,话题也还在发酵,可节目组真是有失初心,被当成了话题制造机的娱乐节目,是...

  • 姐姐对我的教诲~反思

    那日场景一:杭州已连续不知多少个时日的雨天️了!刚刚突降大雪让孩子们和大人都兴奋不已! 哆咪姐姐,哆啦妹妹邀请正在...

  • 因为一个人

    ——评《沉沦》 文/古稀Hyde 《沉沦》是个短篇小说集,作者是郁达夫,共有三篇小说,分别是《沉沦》、《南迁》和《...

  • JUN.26《面纱》—— 书评

    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

  • 写给年轻人的名著指南

    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

  • 关于毛姆

    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

  • 《披荆斩棘的哥哥》:最惊喜张淇,最有气场赵文卓

    哥哥们果然比姐姐们好看。 姐姐们用“认真”征服我们,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哥哥们则用“有趣”吸引我们,告诉我们“...

  • 张爱玲笔下具有争议性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们,是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最普通的女性,她们与左翼作家笔下新女性不同,大多只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姐姐们的教诲和遗憾——评小说集《代表作·新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bb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