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牢笼

作者: 烟花_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20:11 被阅读175次
文~烟花

1

“请原谅我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一个体制内的朋友告诉我:有一天看到这一行字,心里莫名地激动和疼痛,像有一只小手在紧紧揉捏。

想起另一个自己创业的朋友,在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上,给我发来一句话:关在笼子里的鸟,羽毛会失去光泽的。”

我该如何答复呢?

我们活着,终究是最渴望自由的。而对人最大的惩罚,莫过于最极端的反人性:剥夺其自由的权力。

监狱由此而生,那是不折不扣的牢笼。

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不想出狱。他拿刀抵着狱友赫伍的脖子,他说:只有闯祸,才能留在牢里。

冲动过后,他放开赫伍。利刃从他手里滑落,他佝偻身躯,蜷缩的双手捧着老脸,如孩子般哭泣,涕泪横流。

老布出狱后,处在新鲜的、忙成一团的繁华世界里,却终日被恐惧和孤独折磨着。忍无可忍时,他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坐了五十年的牢,终于获得假释,重返自由,该是值得庆贺的吧,何以他竟不想离开?

原因不过是:他被体制化了。

“体制化”,多么可悲,简直触目惊心!

监狱是牢笼,体制无疑是个更大的牢笼。

体制是可怕的么?

当然不是。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费尽心思地想要进体制?

那么,体制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

太绕了吧,形象化一点:体制就是个大家族,进了体制如同被纳入大户人家。它最大的优点是:有包容度,养人。

无论怎样愚笨的人,用了怎样法子,进了体制的门,就有口饭吃。至于吃得多饱,在里面养尊处优还是跑腿打杂,要看各人自己的本事。

2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离开了体制,即使没离开的也有的在蠢蠢欲动呢?

认识一个小伙子,他离开体制的直接原因是:娶不上媳妇。

工资低,只够饱腹。农民的家庭,家里为供他上学已掏光挖净,而他这样的条件在当地是没有哪个女孩子有勇气嫁给他的。

他不过想娶个同样是体制内的媳妇,生个娃,尽心工作之余,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可是,以他的收入,若要成家,不啃老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十年前,冲着他是公家人,还有女子愿意嫁他。但是现在,即使中学都没上完的女孩子,没房没车也是不肯嫁的。

有文化管什么用,文化能当钱花么?这是他从叔伯姑姨那里听到的最多的话,在他们不屑又担忧的神色里,他的求学、他的所拥有的知识,仿佛都成为一种耻辱。

即使利用星期天辛苦兼职,那样的财富积累毕竟太慢。在择偶的路上一次次碰壁,不忍继续看到父母愁苦的脸,他决定辞职。

在辞职信上,他写完“后果自负”这几个字,心里是沉重的,也是痛快的。

毕业后他首选的是进入体制。为此度过一个又一个伏案苦读的日日夜夜,在考试的队伍里浴血奋战,过五关斩六将,才拥有了那份向往中的安稳。而此时,他又不得不将自己的胜利战果亲自销毁。回首这一过程,不免沉重。

悼念之后,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想:好吧,以后要靠自己,为自己和父母挣得尊严了。

是啊,拼命上学是为了更有尊严地活着,而体制内的工作却不能带给他并不奢侈的想要的生活,何谈尊严?

除非,有一个殷实的家庭做后盾,度过人生最初的艰难。可他没有。

他辞职后在省城打拼,吃了很多苦。他讲道:有时累得站着就能睡着。

但也有丰厚的回报:一年后遇到了喜欢的女孩并结婚。对方是同样大学毕业在外打拼的女孩,两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两年后买车。

三年后,他在省城拥有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车和房都是贷款买的,虽然生存压力大,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没有依靠父母,自己辛苦挣下了一份家业,他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他是迫于生计而出走的。留在体制内,他可能现在还娶不到媳妇。幸运一些,最大的可能也是放低自己,各方面的委曲求全,在生活的夹缝里,把自己挤得面目全非。

还有一种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体制已明显对自身的发展形成了桎梏。于是在深思熟虑后,作出理智的牺牲,以成全另一个更有抱负的自己。

这样的人多数是在体制内相对成功的,因为长期练就的过硬的本领,在体制内是块宝,离开体制,也依旧很贵。

比如安迪,多数人在牢狱之内苟活,他却做到了许多别人做不到的事:他以每周一封信的执著,终于收到当局的回复,而他则说:只用了六年。此后,他又以每周两信的执拗,迫使州议会决议每年付给监狱图书馆五百,好使他封笔。最终,他把又脏又臭的旧储藏室变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

他被迫替典狱长诺顿洗黑钱,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为自己积攒下了丰厚的“遣散费”。

他出狱后,不但取到诺顿的37万元,而且成功扳倒诺顿。

诺顿畏罪自杀时,他已驾着自己的敞篷车,开往他向往的自由之地,获得重生……

3

同样是在牢狱之内,安迪和老布的结局竟如此不同。原因不过是,老布被体制化,离开体制便是一个废人;而安迪,则在体制内储备了自己的能量。

如果不是那个可怜的毛头的小伙的出现,他或许会在牢笼之中待得更久些。即使那样,他的生命也不是毫无意义的——他毕竟尽自己的力量做出了极有意义的事。

可是别忘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用一把小锤子,凿出了一条越狱的通道,只要他想,随时便可出去。

正如瑞德所说:有一种鸟毕竟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翼太光辉了。

可见,体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体制化。

而判断一个人是否体制化,只需要问他:离开了体制,你依然可以活得很好甚至更好么?

如果说体制是个牢笼,可离开体制终究需要勇气。下了赌注般离开体制的人,是否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呢?

且慢,在短暂的撒欢之后,要想想生存的问题。无论是做自由职业者也好,自己创业也罢,都需先给自己量身定制一个笼子,一个更坚固的笼子。否则,新的生活将不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是“树头花落未成阴”了。

因为我们同样看到,有那么多体制外的人,生活得并不如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由体制外到体制内,或者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不过是从一个笼子跳到另一个笼子,不进别人的笼子,就入自己的笼子。

离开或者继续留在体制内,是及其个人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答案。即使体制再有诸多弊病,也定有其可爱之处;体制外的世界再诱人,也没有绝对的、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的自由。

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说不上哪个笼子好或者不好,只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无人可以替代。为此,我们都应当努力。

而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离开、或者留下,都可以使自己很骄傲。

相关文章

  • 人生何处不牢笼

    1 “请原谅我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一个体制内的朋友告诉我:有一天看到这一行字,心里莫名地激动和疼痛,像有一只小...

  • 17.02.27

    人生何处不尴尬,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处不喝酒,人生何处不读书。

  • 2018-08-29

    人生得意,何处不风景,人生失意,何处不悲凉,

  • 何处不是牢笼

    毅然辞掉家乡的工作来省会是上个星期的事了,原因是不想进入自己所谓的生活的怪圈。很多朋友跟同事都没来得及告别,现在想...

  • 孤独

    人生何处不孤独

  • 政治

    人生 何处 不政治

  • 人生何处不欢喜

    [人生何处不欢喜] 青草葱翠 偶尔有几朵枯叶 心像花瓣儿 被撒在水面随风流淌 时光 变得分外的懒散 到处是色彩和满...

  • 人生何处不江湖

    听说,你们近来频频亮剑。为天为地为人间烟火,为风为月为水火不容。 或许,你们已经把彼此纠缠的故事,写成了一部演义。...

  • 人生何处不迷茫

    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的时刻,被困惑所阻挡前行,感情是,事业是,涵盖生活各个方面,迷茫中的人做事多数都会犹豫不决,同时...

  • 人生何处不江湖

    职场,情场,人场,人生何处不江湖,满满的套路。我们的成长,习惯了这种惯行的路,习惯了在别人的眼光里生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何处不牢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gl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