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7日007第47周,2019年第44次作业,总第110篇。
昨晚随手打开得到,看到前段时间罗胖郑重推荐的“清华五道口”学院相关课程。记得当时他一如既往激情澎湃,介绍于剑锋这个天才儿童,在18岁就成为名校博士之类的光辉过往。带着好奇心点进去看看视频内容。
反正总是要读财报、看趋势、听讲座,有大咖带着一起走,哪怕不明白的地方多点,吸收慢点,也好过自己闷着头摸索。好歹还断断续续听着香帅的课程,融合着学起来,散乱的知识点,说不准就串成了有用的知识链。
发刊词挺有意思,第一部分就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有时候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不了解市场,更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
课程中讲到一个小例子,买彩票和打新股之间的联系。经他研究,中签后的股民,交易行为会发生变化,会更喜欢购买彩票型股票,也就是可能认为会翻倍赚大钱的股票,而不是自己经过研究认为基本面较稳定、企业持续发展趋势向好的“慢热型”股票。而从长期来看,收益率反倒降低了。
这种决策失误,并不完全因为不了解市场,而更多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行为规律。
通过这些课程内容,想想自己之前做过的决策,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行为规律,随意性很大的投资方式,造成了前些年的亏损大洞。虽然对市场也没有做到认真学习和研判,但不理智的行为,应该负更多责任。
比如,曾经在买股票和基金时,莫名喜欢代码尾数是幸运数字的股票;有时在两支股票中选择,明知价格高的那支业绩更好、企业发展更稳健,但总会不由自主买点便宜的放在手里,想着总价低不影响大局,如果真“撞大运”涨个30%,比买贵的那支总体赚的要多……
事实证明,理性的行为会带来更多收益,而那些脑袋发热、想当然以为便宜就有可能赚更多而买的股票、贵金属等,三五年不解套或者长时间才能回本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便已经有了十几年血的教训,可还会在实际操作中不由自主有“买彩票型股票”心理。
于剑锋说:行为经济学是最实用的经济学,不仅指导行动,还可以反思决策,省察自己的轨迹,虽然做到“认识自己”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仍然决定把这21节课跟下来。香帅的课程,已经让我有了不少收获(还有一半没学完,中期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希望这个课程完成后,自己有更多收获、重点是有更多收益。尽量不要做“凭运气赚的钱、凭本事输回去“那类人。
PS:洋河的报表会在老唐的指导下,持续一点点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会对10%甚至更多的下行波动保持淡定心态。今天唐书房预测,下周洋河可能会有回购,也算在低迷形势下,传来的好消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