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你给他们一块糖,他们就很高兴。他们高兴的可能是自己终于可以吃到喜欢的东西了,可能是自己终于在这场吃糖辩论中胜利了。
所以他们的快乐,不是因为那块糖,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自己有了幸福的体验感。
孩子的幸福感是纯碎的,纯碎到只是因为自己开心就好了,大人们也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让他们遵从本心,天性,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人开始提出了要求,告诉他们,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你要长大,你要懂事,你要听话,你要努力,这样爸爸妈妈才能放心,高兴,快乐,你以后才能有好的出路。
慢慢的,孩子的世界,不再是自己快乐最重要,而是别人放心,以后有个出路最重要。所以长大后的你,似乎不那么快乐了。
年龄愈加增长,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人们,已经忘记如何获得最简单的快乐,开始为快乐找方法。
有的人找的是工作,有的人找的是恋情,有的人找的是电视......
以前人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多半是互动式的,要考虑参与者的娱乐感受。现在的人们的快乐视是刷屏式的,隔着屏幕看着别人的生活、游戏、姿态、剧情获得快乐或者代理满足。
综艺节目的大肆兴起,就是因为这些娱乐的内容型节目,可以将快乐带给人们,为人们制造快乐。
请注意:制造快乐!
快乐在当下,需要制造。幸福感在当下,有的竟然需要通过屏幕那头的高甜剧情来实现。
综艺节目的盛行,爽文、甜剧的流行,大女主的影视剧的兴起,少女文化逐渐弱化,成熟女性文化开始兴起。这些都是源于大数据背后人们诚实的点击率、播放量、搜索词......
人们过分依赖外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人们的休闲娱乐大部分变成了对着手机上滑、点击、敲键盘。
我们以为的娱乐,会让我们轻度抑郁。
我们称为“放松”的每一种娱乐,比如刷剧、吃东西、逛街、甚至的是发呆,都不会让我们感觉自己真正的好起来。根据“经验取样”调查结果,一旦我们开始“找些乐子”,就会感觉更糟:动力不足、信心不足、完全不能投入。
因为我们对外界过分依赖,而忽略的内在的自己。
综艺节目让固定成员代替我们玩了日常不可能去玩的游戏,他们可以耍赖,可以搞怪,游戏里面他们没有实质的经济危机,生活的油盐柴米,他们可以跟朋友开许多日常生活中不能开的玩笑。因为在综艺里面,你越像一个孩童般的顽皮,你就越能够给制造出节目的娱乐氛围。
综艺节目让我们看到了有钱人的困窘,平凡人的逆袭,让我们找到了相隔几千公里的心有灵犀。
我们心底的呐喊,只能通过大号,官微的话语表达。其实这些大道理,小生活,你都说过,甚至比他们表达的更精准,但你没说,也没有人听。于是你点赞别人的生活,支持别人的观点,让别人活出自己的快乐,你却还是那个只知道看别人生活获得快乐的小笨蛋。
现在问问自己,那么喜欢看综艺类节目的你,真的又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