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有“亭”这个字,对亭的解释是:“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秦以前就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有亭长”的户籍管理制度。汉高祖刘邦在起兵反秦前,就是泗水亭长。
亭子的造型有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的建筑特点,能保证它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象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
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说:“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亭在中国园林建造中,本身的审美价值要远远超出它原本让人驻足的功能与作用。建筑师在建亭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它的位置、大小、形状等,要选在景色优美,视野与观景效果最佳的地方;在园林中或高处筑亭,既是仰观的重要景点,又可供游人统览全景;在叠山脚前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还要使亭与周围景观相互协调,为自然景色增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更要让游客能将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亭在营造园林的大环境、烘托意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兼具实用性与欣赏价值。亭也成为园林艺术中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之地。醉翁亭、兰亭、爱晚亭、沧浪亭等中国古代知名的亭不胜枚举,四大名亭、八大名亭或十大名亭之类的集合版本众多。能列为历史名亭的,都既有壮观秀丽的建筑工艺,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名人轶事和不朽著作有着重要的渊源。
旅游过程中,大家登亭观景后,别忘了多关注一下所处的那座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