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开学术会,饭桌上都是某中医校的年轻教师,他们问我来自哪个医院,我说开诊所的个体医师,他们说民间中医师临床经验丰富,问我能不能说道说道,见这帮年轻教师这么谦虚而有礼貌。
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我说:”搞懂了这个问题,中医就算是入门了”,我问:“什么是中医?“不出所料,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简单而又常识性的问题。
如果不回答好问题,就不可能学得好中医,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什么是中医?本质上,中医讲的就是天地自然界的道理,看起来象文科,实际上是理科,看起来是理科,实际上又是文科。
是的,中医没有文、理科的边界,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次,阐述天地自然界以及人体生命物质和能量的运行规律,而这个规律的本身,就是中医神的体现。
以《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为例,《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前半句讲到天地日月的运行,后半句讲到人的生命,都属于理科的范畴,如果把两句话联系起来,讲人体生命与天地日月运行规律相应,似乎又属于哲学(文科)的范畴,任何事物及其规律,如果要追溯到源头,文、理科就融合了,数理化演变成哲学或神学,简言之,从唯物主义走向唯心主义。
长期以来,中医教科书都试图把中医理论体系,朝唯物论的方向进行描述,认为精是物质的,气乃至神也都是物质的,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中医认为:精气神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生命进程,在此基础上,如果强调神的作用,就倾向于唯心,如果强调精(衍生形体)的存在,就倾向于唯物。因此,中西医研究生命现象的出发点不同,目的则是一致的。
从中医阴阳、五行、整体观、天人相应等基本原理来看,显然更倾向于唯心,有什么关系呢?谁说建立在唯心基础上的中医理论体系,就不能在物质、形体的层面进行应用,就不能为人的健康服务?
只要认同人体生命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只要认同人体健康需要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只要认同神志、情志与肉体密切关联,就没有任何理由否认中医理论体系的存在和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