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翻译:
孔子说子夏,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这句话很简单,但是,也是很重要的话,对弟子们是棒喝。
君子之学,是为了自己掌握学问,有多少,就和大家分享多少。小人之学是为了“影响力”,为了别人敬佩我有学问,有学问,要讲,没有,挖空心思找话题,找角度,也要讲。
这里儒,就是学者。“儒者,学而优则仕,仕而不得则学,或仕宦之余治学。”
张居正说,人君若用了君子儒呢,他能守正奉公,实心为国,社稷苍生都能因他而得福。若用了小人儒呢,难免名不副实,欺上罔下,背公营私,乃至祸国殃民。
儒家讲究名气和实力的关系,原则是不要让自己的名气超过了自己的实力。名气超过了实力,就是虚名,容易招辱。名气低于实力,就比较踏实。
但是这不容易啊,就涉及到第一篇第三句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看低我,我也不生气,真的不生气。
如王阳明第一次科举落榜,他说:“我不以不及第为耻,我以不及第而动心为耻。”社会承认与否,都不动心,王阳明就是君子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