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日日谈 第70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他是祝官,名。善于外交辞令。
②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貌而惹起祸乱的。
【翻译】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却仅仅有宋国公子朝那样的美貌,在当今的社会里就难以避免祸害了。”
【解读】
孔子这段话是对于衰败的社会风气的感叹。人有爱美之心,但也有可能因为美色而带来祸害,宋公子朝因容貌俊美而惹乱。乱世纷纷,巧言如簧之人方能如鱼得水。孔子重视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故对当时只注重外表、虚夸欺世的颓丧世风,深深感慨。
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
孔子说:“没有祝鮀的才能,却有宋朝的美色,在当今之世是难以免害的了。”
佞,指口才好,有才华。《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一年载奋扬之言:“臣不佞。”注曰:“佞,才也。”有人说冉雍“仁而不佞”,孔子回答说“焉用佞”,可见当时风气好佞,以佞为美,不佞则是无才,是不足。祝,宗庙官名。
祝鮀,又称祝佗,字子鱼,卫国贤大夫,德才兼备,能言善辩,善于辞令。《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前506年)三月,周王卿士刘文公在召陵会盟诸侯,谋划进攻楚国,开始拟将蔡国安排在卫国前面歃血。祝佗私下找到周王室的大夫苌弘,长篇大论,说明卫国应该安排在蔡国之前的理由,苌弘被深深打动,与刘文公和范献子商量,结盟时让卫灵公在蔡昭侯之前歃血。仅此一事可见祝鮀口才了得。
孔子对他相当欣赏。《宪问篇》记载,孔子说卫灵公无道,季康子问,那他为什么不灭亡呢?孔子说:“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卫灵公虽然不行,却能用贤才,故能维持卫国的局面。朱熹注说:“能用此三人,犹足以保其国。”可见卫灵公无道,不能齐家治内,却懂得用人,也不是太无道。
宋朝,宋国公子,名朝,以貌美闻名于世。《左传》记载,宋朝为卫国大夫,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又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后来灵公复国,公子朝跟南子一起出逃。
定公十四年,卫灵公以母亲思念媳妇的理由将二人召回。一次卫国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经过宋国,宋人向他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这就是成语“娄猪艾豭”的由来。娄猪,母猪,这里指南子。艾猳,老公猪,这里指宋朝,后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
蒯聩闻之大为羞愤,谋刺南子,不成而出逃。卫灵公死后,蒯聩之子蒯辄得立,即卫出公。上演了一出父子相争的闹剧。哀公十六年,蒯聩逐其子而为君。十八年逃亡至狄,被狄人己氏杀死,谥庄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