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从未离开我们村,那时天很蓝,河水很清。那时没有微软,也没有美剧。对美国的了解仅基于一个邻居大爷经常口述的两个事件:一个是说美国人不是登贼高的山,就是潜很深水的水,要不就从老高的地方往下跳;另一个大概是说有个美国人在肯德基喝饮料,把嘴烫了,便把人家告上法庭,理由是饮料杯上为什么不写上:这东西很烫,小心嘴。结果居然赢了,被赔偿了一万元。
根据以上“事实”,当时对美国的评价有两条:一条是美国人很闲。没事干嘛不在家呆着,瞎跑什么呢?我们村的人如果不是砍柴或抓鱼,我们是不会到山上和水里去的。一条是美国人很傻。因为我们村也有饭店,也经常有人因为吃鱼被刺卡到喉咙,但饭店老板从未赔过人家钱,他只会笑话吃鱼的那人笨。从那以后,每听到有关美国的信息,脑袋里总会跳出一个高高大大,傻傻憨憨的形象,然后再用这个形象和听说的事联系一下,如果跟脑袋里的形象相符,就会觉得听说的事是真的。如果不符,就会觉得是瞎编的。
后来,上了初中,就到了县里。又上了高中,就到了市里。再后来上大学,就到了更远的市里。接触的人从村里的邻居大爷变成了同学和老师,接触的信息也从听人家说变成了用互联网查,用手机看。慢慢的世界在自己眼前打开,物质的满足已经不再像先前那么重要,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变得狂热起来。喜欢上了登山,跑马拉松,游泳,爱挑战极限。到饭店吃饭时,会因为菜品质量不好而要求退菜。到超市买东西时,会因为食品过期而要求赔偿个人损失。
慢慢的发现,自己活成了30年前自己调侃的美国人的样子。所不同的是,我不是那个“高高大大,傻傻憨憨”,我是一个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是一个勇于维护自身权利不受侵犯的人。
每当想起这件事时,都会会心一笑,好讽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