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说的是一个小故事,荀巨伯去很远的地方探望生病的朋友,不料遇到胡人军队来攻打郡城。朋友说,我是逃不了了,你赶紧走,别管我!荀巨伯说,我是会扔下朋友不管不顾的人吗?不肯离开。后来胡人来到,看这两人居然没走,很疑惑,说我们大军来到,满城逃难,你怎么居然还留在这里?荀巨伯说,我朋友有病,我不忍离他而去,我宁愿留下来替他死。此番言论让胡人大彻大悟,顿感自己是何等的不讲道义,入侵人家这般讲道义的国度,随后撤军离开,全城人因此得以保全。
我和女儿读后都有同一个感想:胡人更讲道义。不讲道义的贼,恐怕你都见不着,他们一把大火把城郭都烧掉,看你如何反抗。即使能见着面,恐怕也不会问你为啥不走,而是问钱财都藏哪儿?还轮得到你一命换一命?难道不是两个人齐赴黄泉吗?只因为你不丢弃朋友,他们就决定撤军,丢弃本来唾手可得的空城,是何等的道义。你留下来,只需要你一个人决定。胡人军队撤军,除了跟你聊天的那个好奇心极强的八卦胡人动了恻隐之心,还得整个胡人军队都心生愧疚,还得胡人的军事总参谋良心发现,还得胡人首领立地成佛。如果说荀巨伯对朋友的道义是为朋友舍生忘死,那胡人撤军可谓是大赦天下,这一下是多少条命。战争本来就是零和博弈,不存在共赢,你输了对方就赢了,你赢了对方就输了。战争本身也有经济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丢弃这些成本,放弃这座本来已经到手的空城,这实在是道义之贼也!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