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去年的三四月份,我的工作非常忙,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处理业务。以至于那个月只休息了三天,并且在休息日的中途,还零零星星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
那个月里我放弃了很多有价值且正确的事:
比如陪伴家人,
比如阅读与思考,
比如按时三顿吃饭,
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写作,
比如了解当下的行业动态,
比如每天健身锻炼,
……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常常会放弃我们长期的价值主义,转而去完成当下最紧急但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诚然,紧急的事情是一定要去处理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些事情上沉沦下去,觉得我都已经这么忙了,还要我做什么?那么我们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困境。
因为工作劳累而不想再做能带来长期受益的事,是非常正常的,我觉得这种情况非常值得理解。这是人类的天性,人天生就有短视的本能,这是生物界物种能生存下去的基础。
但是人类社会和动物不同,人类发明了商业,人类有道德与思考能力。正是这些能力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区别。
所以,如果我们不用自制力去要求自己,不逼迫自己去快速成长,那么我们在商业世界中的商业模式,就永远只能出卖个人的体力与精力换取报酬。而且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力的退步而更加糟糕。
一旦中年危机到来,就会被生活掀翻在地,措手不及。
而中年危机的根源,是二十多岁的自己不够努力与坚持。
01 一天24小时是否真的被工作占满?
如果我们拿出一张表,去列举我们一天的时间消费,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哪里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流程可以优化。
拿我自己举例,我反思了自己在工作最忙的时候,一天当中存在的时间浪费:
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当中的抖音半个小时。
白天工作的时候参加一些不必要出席的会议。
中午吃饭的时候花费了一个小时。
下班的时候和同事应酬花费了两个小时。
下午两点到三点工作效率极低,没有任何产出,昏昏欲睡。
……
这些时间的浪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自己多注意时间的流逝,不要把时间花费当成理所当然,就能够回收不少时间。
有很多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都是没必要的,吃饭的时候也明明可以少花半个小时,下班时的无效社交更是能少则少,很多会议参加了也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产出。
一天当中的时间,如果自己有意识的话,是可以回收给自己使用的。
02 分析投入产出比
等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
当知道这样的生活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忙碌困境的时候,我就开始刻意地对时间进行投入与产出比分析。
比如一件事情,如果既不能给我带来短期收益,又不能给我带来长期价值,只是在人际关系中搅和的话,那我就拒绝在这上面花费时间。
我改变的方式是通过外界的介入来推动自己,必须确立时间的边界。
为了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点改变,我给自己立下的一个日更计划,大概半个月前我开始日更公众号文章,现在已经更新到第21篇了。
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我通过分析时间投入与产出比,同时强迫自己有额外的产出,来让自己有时间紧迫感。
现在的我就开始有意识的回避不合理的工作节奏,积攒时间,用来开发自己人生的第二曲线,用来陪伴重要的家人。
03 时间使用顺序
我们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自己应该把紧急的事情先处理完,这样才会让自己心安理得。
但事实并非如此,紧急的事情往往不重要,紧急的事情之所以紧急,恰好是因为这些事不需要脑力思考,而不需要是思考的事,自然就是难度低,个体可替代性强。
所以,一天当中精力最好的早晨,最好用来做一些需要脑力思考的事情。
大脑有自己的生理习惯,早上睡醒之后,大脑自动清空前一天的内容,会给我们带来轻盈的感觉。
要想保持这样的状态,还得注意一点就是不能熬夜,熬夜是效率最低的事情。想挪用晚上睡眠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第二天就要用更多的补觉时间还回去。
从我个人的习惯出发,我发现一天当中最容易把握的时间是在早上的五点到七点。
这段时间没有工作的打扰,也没有新闻热点的入侵,在这个时间段读书,写作,思考是效率最高的,会有一种世界暂时在沉睡,万物都不会干扰你做事的感觉。
04 写在最后
工作,是每个人在社会打拼的初级阶段所无法避免的。
我们在社会中的打拼分为三个阶段:零件阶段,负责结果阶段,管理阶段。
零件阶段就是公司需要什么业务,我们就去做成什么业务,等待上级下达的指令即可。这个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多半是重复性比较高,也比较耗时间。
但是跨过这个阶段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对一个项目的局部结果负责,可以摆脱基层做事。
虽然到了这个阶段,身上的责任会变大,但是实际上工作的时间却会变少。这个时候是最适合提升自己,发展副业,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
最后是管理阶段,我们应该运用工作第二阶段的知识积累,来提升自己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决策对一件事情的影响权重会达到80%,做决策看似很简单,但是要想做好的决策,花费的时间和对现实的调研肯定不能少,这些是无法量化的。
这三个阶段,一层一层往上走,真正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但是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我们所有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商业市场上锻炼自己,挣到更多的钱,这就是全部意义。所以,我们在工作这件大事当中,一定要把握真正重要的,对自己能有所成长的高权重工作内容。
而那些与长期主义无关的时间消费,我们需要拿一部分回来给自己,让自己开创事业,照顾自己的家人,做长期主义需要做的事。
为自己偷时间,对自己负责。
END
-----------------------------
宫号:职场芝士侠
为每一个普通人寻找逆袭的可能。
在人间,用知识过好人生。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第一时间收到每篇惊喜文章。
职场芝士侠
毕业后的自我提升,弯道超车的关键
----------------------------------
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