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458/9efe26ef9f301800.jpg)
黑熊/文
这一周的高潮,即将到来了。
好戏就在明天(7月10日)
看到了,明天9只新股,同时开始摸奖了。
(开通了科创板的小伙伴打起十二分精神哈)
人品足够好的话,说不定可以中一个二三四五六签都不一定噢~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吧~哈哈哈!
目前市场担心的就是新股发行定价过高的问题。
有多高呢?
就是它了,中微公司,发行市盈率定格在了170.75倍。
咋一看,是不是很吓人?
说实话,我当初也被这只新股的发行定价给震惊到了!
因为,在我脑子早就有了个“既定的,根深蒂固的定价标准”。
那就是打新市场的神奇数字——23
给大伙看看,之前打新市场的定价情况。
看吧,之前的打新市场,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都是限定在23倍以内的。
这个就是说回到以前,证-监-会前主-席肖-钢了,是他在任期间定下的规矩。
也就是,凡士在主板市场发行的新股,发行市盈率都要在23倍以内。
目的就是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有肉吃。
就是这一规定,才让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当中,有了“无风险打新”的神话。
因为限定了最大的估值水平,加上新上市的股票可流通股本小,新股就成了投资者们追逐的对象。
绝大多数情况下,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是“标配”。
就像2017年,2018年上半年,如果你中一只新股,盈利一般会在2万元左右,高的可以去到5、6万,甚至10万。
因此,新股发行时的估值水平高低,就决定了新股上市后的炒作热情。
直白点说,就是,如果新股发行时,定价低,那么上市后,股票连续上涨,让中签者赚钱的概率就大。
一直以来,主板市场,新股的连续涨停,都能或多或少的引起“赚钱效应”
而现在,科创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去到170倍。不免让人有点“恐高”。
说真,前两天,对于科创板的新股我也心里发毛的。
经过两天的思考,我开始有点明白了——这才是“科创板”。
大家反过来想,如果科创板的定价机制,类似于主板市场,限制了最高的市盈率红线。那么,这和现有的主板市场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多了一个板块而已?
但,科创板的定位,本来就是完全有别于现在的主板市场。
从发行的角度讲,最本根的区别就是——市场化。
市场化,也就是完全由市场里面的参与者对公司进行定价。
不像目前的主板市场,新股的定价,属于行政层面的定价。也就是上层限定了23倍的发行市盈率作为监管红线。
而,科创板,就突破了这种限制。
科创板的公司发行价,是由机构投资者(券商、公募基金等)进行报价、定价的。
因此,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看,最终的定价是符合市场水平的。
另外,我还意识到了一点,是我之前忽视了的。
那就是,科创板的公司,绝大多数属于高新科技类公司。
此类公司,有一大特点,就是研发投入高,这就意味着公司,前期在纸面上的盈利情况并不好看。有的甚至还亏损。
那么机械的,单单用市盈率水平去判定公司高估与否,就是不对的了。
(市盈率=总市值/总盈利)
这个时候,用市销率(市销率=总市值/营业收入),去做辅助的估值,以及横向的行业内类似企业对比,可能更加合理。
因为,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来说,一时的盈利不那么重要,营业收入的多少更为重要,原因在于,营业收入的多少,可以看出这个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呢。
嗯,因此,对于科创板的公司。
9股齐发,高估了?会破发?
我的答案是,别怕,新股该打的打。
中签了的话,赚钱的概率还是大的。
就是某一只新股破发了~盘中一样可以买出,只是赚少点罢了。
嗯,今天说到这里吧。
(PS:今天,终究是下雨了。所以停跑了一天,在室内做了力量练习。俯卧撑170个,靠墙静蹲3组,原地跑3组,共用了30分钟,出汗的效果达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