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曾发于个人公众号平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44946/74c1bd3f30021f5e.jpg)
我得到一盆兰花。放在书案上,平添不少风雅。
最近它凋落了,叶子黄了,掉了许多,看来熬不到新的一年。哪怕我在某宝专门买了树皮来滋养它,它也越来越颓败。
两位美女老师放心地把它托付给我,看来是明珠暗投。离开了那个真正懂得侍弄兰花的人,它美丽的生命那么短暂。
真正懂它的人,是个十岁的孩子。四年级男生。独爱兰花。别人丢弃的蔫不拉叽的兰花,他捡回来耐心摆弄,不多久重焕生机,倾情绽放。家中阳台,逐渐成为兰花聚焦地,品种繁多,姿态各异,见者无不啧啧称奇。
侍弄兰花颇有心得的孩子,学习却磕磕绊绊,几乎无法继续。家长来学校办理休学,顺便给班主任捎来一盆孩子养的兰花。家长忧心忡忡,愁眉紧锁,言语间对孩子的未来完全不抱希望。
我想起儿时玩伴可心,读书总不开窍,养鸽子却无师自通。小小年纪,将几只养着好玩的鸽子培育成一大群,方圆几里都找他买鸽子炖汤补身体,卖鸽竟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可心普高考不上,更不用说考大学。不过,靠着亲戚的关系,考上不大学的他,去了大学食堂,当了一名盛饭分菜的勤杂工,比起育鸽,难度系数低了不少。那随着可心一声唿哨腾空而起的鸽影,成为我少年记忆的一部分。
和朋友闲聊,说起在某些国家,不喜欢读书做研究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去职高或职业学院,接受自己喜欢或适合的职业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蓝领。工作如鱼得水,并不因为是蓝领而自卑或遭受轻视。2006年7月,走访英国诺丁汉大学,接送我们的司机穿衬衣打领带,举止斯文有礼;给我们讲课的教授,同样也白衬衣配领带,儒雅有礼有风度,司机和教授站在一起,从外形看,根本辨认不出谁是司机谁是教授。
而我们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总是那么单一:
“你家孩子几点睡?我家的每天差不多十一点半。”
“周末你空出哪一天?啊呀,我家只有一个半天,还要写学校作业。”
“学x思我们考过了,但是要半年后才有学位。”
“上完学x思回到家十点才开始完成学校的作业,好心疼。”
“听说年级前120名才有机会考上四大名校。前380名才能考上公办高中。”
…………凡此种种。
让兰花起死回生,让鸽子繁衍成群,都是技术含量颇高的事情,读不好书的孩子,说不定身怀绝技,另有所长。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更豁达与宽容,能更人文与务实,为读不好书的孩子,提供更多幸福生活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