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男人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确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放心,虽然这是张爱玲的爱情名篇,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为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托物言志和香草美人传统呀!老王一贯的不谈风月,但说理想,不感兴趣的可以绕道啦!
一晃已在讲台上站过了十多个春秋,来到广州也已第十个年头,依然对教育事业满怀理想,对工作饱有热情,虽然除去体重和年龄的稳步增长并未多少拿得出手的成就,但一直无悔于自己做出的职业选择。看到周围一些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迷茫与困倦时,总想说,不用怀疑,每一条路上其实都充满荆棘,而每一条路也都能通向彼岸。
高水平的教培机构,师资一般来源两种,一是名牌大学泛专业的毕业生,一种是师范大学里不安分的毕业生。而每一个人,在毕业时,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前者,要转换专业,可能就是与一个行业告别,譬如我们组的物理佬就有来自于力学/核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等种种工科专业,为啥是工科,因为实际应用能力强,对未来有思考有思路。所以我相信大家对教师生涯的职业选择都是经过了自己大脑思考的,另一方面,工科本身不难找工作,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没必要选择做教育。
但跳出原有的系统,不免就会有种对比,尤其若是看着自己的同学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待遇,心里难免会将理想上秤掂量。
后者,师范毕业生,积极活跃地跳出了一个刻板印象,或者摆脱了回到曾经的家乡,虽然生活的起步相比同学看起来不错,但当年纪和社会经验渐长,年轻理想的淡忘,终于发现二者社会地位的不同,福利待遇的差异,尤其是终生职业保障的困惑时,是否能够无悔于当初的轻狂?
所以其实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否真的那么热爱自由,亦或恐惧束缚?是否真的相信能力,多过“体制”?是否真的了解真相,而不是道听途说?更更重要的是,是否有你能力,随时更新自己的赛道?只要有这点,怎么选,都不坏。能有机会都试试,可能更好。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两难之选,事少离家近,会被理解为没有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庇护,独自远走他乡,又无法顾及家庭,确实亲人朋友的帮助。
所以聪明的你想必已经看懂,重要的根本不是怎么选,而是你内心怎么看,怎么看待自己的坚持与欲望,怎么去看的他人的成功与幸福,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内心的矛盾,与自己和解,恐怕才是打开心结的一剂良药。
四十年前,承包土地要签生死状,三十年前,没有人相信苏联会垮,二十年前总理大笔一挥结束了福利分房从此房地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人们没想到这辈子还会下岗。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不论是你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请拥抱变化吧,命运始终还在自己手中,当音乐响起,让我们扼住他的喉咙,而不是被他嘲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