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了一句话,我很赞成:“我喜欢和那些识花断木的人交朋友,能分辨常见的草木、野鸟和昆虫,对自然了解越多,他内心就越柔软,也就越能抵御高速运转的日常带来的焦虑。”
试想,你和他/她无论坐在那里,他/她随手一指,就讲出这种植物的名字、特点、功效,那他/她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即使是身处水泥钢筋之地,也是一片绿意盎然。
好看的气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个愿意沉下心来研究植物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外在世界富有涵养的人。那么,记录这么一本植物的书,也一定是好书。这个春天,好多人大概都出不去赏春吧,那么,就让这本书来带你赏春吧!也让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
这本书里列出了春天常见的20种植物,都是寻常可见的,像迎春花,笋,玉兰,油菜花,桃花,二月兰等等。在作者的介绍里,你会发现,平常很普通寻常的植物,在他眼里竟然别有一番风趣。或是科普,或是引用诗歌,都让我们眼前一亮:果然,再寻常普通的生活,也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春天到了,又到了小媳妇们挖野菜的季节,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野菜可以吃吗?在这本书,这20种植物,几乎作者都列了食谱:腌笃鲜,油炸玉兰花,清炒油菜薹,桃花茶,清炒二月兰,梨花酒,凉拌柳芽,樱饼,海棠果酱,龙井虾仁,荠菜煮蛋……我比较熟悉的就是荠菜。
那一年,我陪妈妈去上海看病,最常见是食物就是馄饨,有一种是荠菜馄饨。妈妈说,好久没吃过这荠菜,买来尝尝。于她而言,这是特殊年代的救命粮,这时节再吃一次,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意味呢?好在,那一次上海之行,结果并不坏,虚惊一场。那以后,跟妈妈通话时,每提起上海,她还是称赞那荠菜馄饨。
荠菜,虽是一种野菜,但是,在国人眼里,也是一种美味。古来就有名家以它入诗来称赞其美味,近来也有大家说其美味。像汪曾祺,他笔下的凉拌荠菜,真有欲望去尝一尝:“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均。”一向比较喜欢汪曾祺的文字,那么质朴,却那么有魅力。希望下一个春天,赶走“疫情”,我们共赴春天,去与万物约个会。
我比较熟悉的还有桃花、梨花。清明前后,桃花就“爆炸”开了,这一簇,那一簇,甚是好看。我们村子有座山,叫九龙山,九龙山就有很多山桃花。小学就在山下,犹记得,四五年级时,猛一抬头,看到山上“炸开”的那一簇桃花的惊喜。
梨树,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还有就是以前“农业学大寨”时,修的梯田,后来全种上了梨树。桃花是属于可远观但到不了近处的花,但是,梨花触手可及。一到春天,看到皴裂的梨树上突出了一簇簇花苞,过几天,就会开的满树洁白,真的是白的似雪,怪不得曾参写到胡天八月飞雪之景时,会拿梨花来打比方呢,他确实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
小时候,我家里也有一棵梨树,是地道的雪花梨。中秋前后成熟,爸妈用它来祭月,那几天是可以随意吃的,剩下的就要放起来,等到冬天吃。现在我妈一说起梨树来,还能记得,我们姊妹三人,偷梨吃的场景,回荡在心里,依然是暖暖的。
这本书里的梨树,却有一丝忧伤,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这本书里的梨花更具情感色彩,“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出门”“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本书还有好多春天的信物,比较有心意的地方不仅仅是引经据典,结合生活,更是里面唯美的插图,文字美,图也美,这么一本关于“美”的书,你真是很难不爱上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