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的朋友下定决心要去新疆工作了。
下一批入疆工作的人员13号启程,朋友庆幸自己接到了正式通知,成为建设新疆油区的一份子。
为此,她专门跑到我办公室辞行。
聊着聊着,话题就扯得有点远。
关于为何要不远千里奔赴新疆,朋友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新疆油区作为厂里一个重要的生产阵地,每个月都要倒班换人。
专机接送,听着很是气派。
但新疆工作的辛苦,却不是一个气派就可以抵消的。
作为采油单位,生产场所只能是在荒凉又偏远的野外。
西北广袤的地域,别说是人,就是见个活物都很困难。
再加上气候比较恶劣,冬冷夏热,不习惯的人很难在那里待下去。
即使工资高,每月又有相当可观的补助,去新疆工作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里是最好的体现。
想拿高薪就得吃点苦,想工作舒服报酬就比较低。
为了能保证新疆油区生产正常运行,厂里不得不给各三级单位下达人头任务,要求各单位必须保证每月输出一定的人员。
各个三级单位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各种鼓励政策无用之后,开始抓阄排顺序,以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
但也有主动要求去的,像朋友这样。
不记得从哪里听到的,说是主动去新疆工作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那么,你有什么故事呢?”我问朋友。
“还能有啥?跟工作有关,肯定是在原来的单位混不下去了呗。”朋友的语气有些幽怨,又带有点自我解嘲的意味。
“混不下去?至于的吗?”我有些好奇,“你一个干活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拿自己该得的钱,怎么还到了混不下去的地步?”
我们之所以能朋友,主要是性格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不争不抢、息事宁人也是一方面。
只要不是别人做得太过分,一般能忍也就忍了,绝对不会咄咄逼人地针锋相对。
“嘁!这可是职场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有纷争。”朋友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我。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我据理力争,“只是你一向置身事外,不屑参与那些无聊琐事的纠缠,怎么也被波及到了。”
“是,我是不愿意参与这些事情,但是架不住有人总是要惦记着我,似乎没有我的加盟不热闹,总是要找麻烦啊!”朋友有些无奈,“惹不起,躲得起,所以,我报名去新疆,离他们远远的。
“你也说了,这是职场正常现象,这么多年都忍了,怎么这一次就要做逃兵了。”我步步紧逼。
“不是做逃兵,是为了让自己能不受打扰、平心静气地生活。”朋友极力否认,“这么大年纪了,没心情陪他们玩,为了三瓜俩枣抢得面目狰狞,实在有些没眼看,更不想看。”
朋友以前一直工作在一线,接触的人和事都比较简单。两年前工作调整,来到了后勤单位,很长时间都适应不了那里的工作氛围和人事关系。
“后勤单位人太闲,都把心思用在了勾心斗角上了,一天到晚不在别人背后搞点小动作,好像日子就过不下去似的。”朋友曾经多次向我吐槽。
她说自己一度都快抑郁了,白天上班头疼,晚上整夜睡不着觉,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她曾经要求换一个工作岗位,但没能成功。
正好这次他们单位有去新疆的名额,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应该会在新疆一直工作到退休。”朋友说,“那里工作很单纯,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会有其它杂事干扰。工作之余可以看书、健身、写作,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工作两个月回家待一个月,多好啊!”
是挺好的,我突然有些羡慕。
“什么也比不上内心的平静安宁重要,现在这种心神不宁、鸡飞狗跳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朋友望着远处幽幽地说,仿佛心已经飘到了遥远的新疆。
谁说不是呢!
我也赞同她的说法,却依然没有去新疆工作的勇气。
可能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还是等等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