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同桌骂我了。”
“你好好的他会骂你吗?”
“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错,天天不想学习,就知道告状!”
“......”自习课上全班孩子都在安静写作业,突然有个孩子向我告状,我就很不耐烦的回了几句。
听我这么一问,孩子顿时无言以对。接着,便有一个孩子跑来悄悄告诉我,那个刚才被我说的孩子哭了。
那天我本来心情就不好,又赶上全班都在安静写作业,突然有人告状,心里不免就有些烦,所以没想很多。
当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时,我便静下来在想:虽然是因为其他事情令我心情不好,但也不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呀,孩子的无言以对、伤心委屈也是正常的反应,因为在这简短的几句对话中,作为教师的我主导了话语权,孩子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只是“被审问”的对象而已。简短几句话,说穿了,就是我不问青红皂白在批评孩子,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可能这样简单直接的对话,从某种程度上已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可能从这次开始,孩子会与老师心的距离会拉远,只是我们浑然不觉而已。
下课后,我便主动找到那个孩子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真相是孩子确实受委屈了,孩子想在我这里得到公平的处理,但结果令孩子更伤心。当即我就给孩子承认了错误:“是老师不好,老师没有了解事情的经过,冤枉你了,老师给你道歉。”
随后我便利用下午的大课间时间专门开了一节班会课,把这件事拿出来让孩子们都来分析评价,班会课上,我鼓励孩子们都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就说什么,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如何做一个语言、行为文明的小学生,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借此又制定了一些约定,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要严格遵守,这节课上孩子们也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达成了一些集体约定。
孩子们的发言令我刮目相看,虽然孩子们年龄不大,但是都比较有思想,看来,有时老师真的低估孩子的能力了,现在的小孩子真是不简单。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多多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做老师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其实“蹲”只是表面,教育需要“心的蹲下”!
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独立的精神,包容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包容孩子们的顽皮和出格。真正能做到这些,是你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是在“命令”、不是“判断”、更不是“裁决”,而是“商量”、“交流”、“沟通”和“交换”,把话语权还一半给孩子,并且给孩子一点微笑,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