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无数气魄宏伟,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他的《命运交响曲》更是家喻户晓。估计你猜出来了,他就是贝多芬。可是,你也许不知道,贝多还芬是个理财高手。
小时候,贝多芬对数学一窍不通,只会加减法,还常常出错。有一次他计算36的4倍,结果把36加了4遍才算出来。他写的6就好像一个音符。
不过,他却颇有商业头脑。这一点早在他24岁那年露出了端倪。1794年,贝多芬争取到向安东尼奥·萨列里免费学习作曲的名额,萨列里是炙手可热的音乐大师,别人出钱都买不到的机会,贝多芬谈成了。至于他怎么谈的,无人知晓。
起初,为了维持生计,贝多芬开始在《维也纳杂志》上发表一些作品,但杂志的稿费十分低廉,只够补贴家用。
到了1804年,贝多芬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这得益于他收了个特别的学生——鲁道夫·约翰·约瑟夫·雷纳。鲁道夫是皇帝的堂兄弟,奥地利的大公爵,非常富有,他付给贝多芬高昂的学费。贝多芬看他出手阔绰,就婉转地托他在朋友圈上吆喝一声,动员其他人也来体验“贝多芬的私教课”,这一招很管用,贝多芬的钱包一下子鼓了起来。
有了上流社会的认可,贝多芬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橱窗里到处是他的雕像,他的收入逐渐多元化。那个时期正好是他艺术的成熟期,演出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890年,仅《菲岱里奥》就公演了16次,两场音乐会收入高达4000弗洛林,还有许多不知从何处汇来的捐款。财富积累之快,完全超出贝多芬的想象。
然而,不久贝多芬却遭遇一场飞来横祸,他的耳朵出了大问题。随着耳聋问题的出现,他意识到,假如有一天自己无法登上舞台,出版乐谱将是自己的一根救命稻草。
要出版乐谱就得跟出版社打交道。起初他毫无经验,吃了不少亏。好在谈判次数增加了,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自己的“谈判攻略”,如果条件谈不拢,不干。
有一次,贝多芬的协奏曲要出版,出版商借口市场不景气,把价格压得非常低。贝多芬不急不躁,耐心地说服对方,还不忘抱怨自己“一直在干无价值的事”,眼看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贝多芬使出杀手锏,
他说:“我不是要靠艺术赚大钱,但是我要保持独立创作,不能没钱。这些酬劳和我的艺术价值是相称的。”
出版社认为贝多芬讲得相当有道理,难以辩驳,只好满足他的要求。
在那个年代,作曲家的作品出售方式通常是被买断。贝多芬考虑到买断之后,自己就无权使用了,这不是很划算。他想出一个好法子,提前半年或者一年,先把作品让他人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买给别的人,不就能额外赚取一笔“赞助费”吗?贝多芬能最大限度理财,这脑子,简直了!
贝多芬还帮富豪们定制私人作品。有钱就是任性,有的贵族会对作品风格指手划脚,或者对他拖稿有微词,但贝多芬依然能据理力争,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这一点更让人敬佩。
贝多芬不仅是天才的艺术家,还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利益,懂得理财的邻家大叔,这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的另一面,看到他接地气,活生生的一面。
我是“刘小麦故事”,感谢您的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