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职业化是精益求精,刻意练习,不断反馈,不断优化,不断升级后的结果。
曾记得韩寒在微博发过一篇文章,主题为“20岁时曾感受到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放在文末)差的不单是一两个档级,而是思维方式以及刻意练习的重复次数。
职业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的事情,在所带的人中,经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做事一定要考虑下一个环节的人是否方便,这是体现个人职业化的表现。
个人觉得自己第六点是做得不够的,即【每次沟通都要做足准备】,并没有每次沟通都做足准备,只有在合同洽谈,员工会议和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面才会提前做好准备,平时在跟客户谈资源和方案的时候,知道个大概就出发了,导致前期经常性的被拒绝,也是很苦恼,后来成功率慢慢提高,第一是因为经验足了,找到了方法,第二则是知道自己现在脑子里先过一遍。不过还没有内化成本能,偶尔还是会直接去跟客户沟通。
觉得职业化补充的一点是,承诺过的事情要做到,如果有其它原因做不到,一定要提前跟对方沟通,给对方充足的时间启动第二方案。有时候碰到的情况是,明明已经答应好的事情,等到要结果的时候,拿不出来。一问原因,是因为他要对接的人没有在指定的时间把资料给到他,把责任全部推给对接的人。这就让人觉得不职业化了,进而稀释了自身的信任度。
非常喜欢刘润老师最后一段话:职业化,是商业世界的教养,这来自于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职业化的本质,是通过尊重别人,从而赢得尊重和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