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第2章
摘要: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关爱之情,事情就很难做得出色。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感悟:之前十几年我都在做会计工作,也谈不上有多累,但是态度必须认真严谨。后来领导一个电话让我去干工会,刚开始手忙脚乱的理不清头绪,都是新领域新知识点,我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期间不仅同事肯定我自己也是觉得,我这外向而热心肠的性格还是挺适合干这个工作的,也很少听到有人抱怨,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从细节上也能找到新的出发点。
摘要: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因此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还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就无法从工作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感悟:我身边太多这种人,成天抱怨工作中的不公正待遇,可是一干起活来总觉得自己多做了就会吃亏似的,要不就会说谁谁谁不上班也照样拿一样工资,除了抱怨,还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也可以少做事。其实我的待遇跟他们一样,也有不平等的对待,有些同事会在我耳边不停叨叨,放那儿,领导不发话就别搞,反正干不干都拿一样的钱。我也会愤愤不平,但我还是做不来,因为我觉得工作到最后还是我的,拖得越久累积的事情越多,不仅难以完成,还会有更多的困扰。
互动:今天是孩子朗诵考级培训课的第一节课,早在一个月之前老师都交待了要把考级需要背诵的稿件背熟,孩子整个七月一直在上课,稿件是一点都没有看的,这个也算是我的默许,不想逼孩子太紧。今天去上课之前她才把考级书找出来,回到家我问她还记得老师给选的是哪一篇稿子吗?(这个还是长话短说,稿子还是去年老师给选的)她非常不确定的说不知道是不是,我倒也没埋怨,就说让她别着急背下午找老师重新选稿。见到老师询问,老师一下子就说孩子说的稿件正是去年帮孩子挑的,人家心里还是很有数的嘛。晚上我就跟孩子道歉,说到妈妈的一丝怀疑态度,因为妈妈的强势导致孩子在我面前的不自信,我们很是愉快的谈论着以后应该改掉的毛病和要去努力的方向。
感恩:感恩我的孩子永远对妈妈的原谅,对妈妈永远的无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