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3553/7a25d5ea55cb0ca1.jpg)
《论语》八佾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关于土地神庙方面种树的问题,宰我回答说:“夏朝种松树,商朝种柏树,周朝种栗树,使用老百姓时候,国君要谨慎小心。”孔子听到后说:“陈年老帐不要再去说,实行了的事不可能挽回,既然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追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33553/ee9a7e3106c08aeb.gif)
我在想,松柏在现在大都还是常见的,宰我的一句“使民战栗”会不会使后世难以看到栗树了呢?我不知道,不能乱说。
“社”是古代土地神的神位以及祭祀仪式。社神以树为神主,现在我们还常看到,有些乡村在水口处仍留有大树,被视为保佑乡村的风水树。
夏、商、周的土地神树不同,夏是松树,商是柏树,周是栗树。这种区别也许只是因为土质各异,而宰我向哀公解释成“使民战栗”。这样的解释足以启发君王的杀伐之心。
孔子听到后说:“陈年老帐不要再去说,实行了的事不可能挽回,既然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追究了。”
孔子的意思是对于言行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的不能乱说,避免造成错误的误导。但是既然说了,成为了事实,再责备他也不挽留不了完成的错误。但以后一定要改了,以后不能在犯了。
对宰我犯的错误,孔子一直是引导的,虽然带了一些批评的意思。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生还是很有爱护学生的一片至情。孔子这种严律律己宽于待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世上许多事,原本很寻常简单,但说者巧舌,迎合所需,人祸大抵由此滋生。
是的,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多言乱语一定会造成某一种因果,当因果大到承受不起是就是一种灾难。所以,谨言慎行,是必修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