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大单元教学
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即学习单元,是针对学生的真实问题,以学生学习为锚点,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研读教材、确定目标、设计课堂大问题和大任务、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教学合集,以大概念教学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学,始于“双基”学习,终于素养落实,大于教材单元,大单元与学生的“学”为中心,是指向理解的教学,具有大的总括性(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或大项目),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学习的进阶性和递归性。
大单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在其“大”,这个“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材料或课程资源更多;二是用大概念进行内容统摄,以大概念为依托;三是课程内容结构化重组;四是具有“大情境”的特征。
大单元与教材单元是不同。教材单元指的是教材内容具有一致性,统一性,指的内容;而大单元是素养单元,是每个学科的素养单元,也可以是多个学科的素养单元。“单元”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有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隐形单元和显性单元;知识单元和过程单元;学科单元和跨学科单元。大单元可以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的,超学科的。例如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语文学科可以是阅读《父爱之舟》《慈母情深》等文章,体会父母之爱,也可以是写文章抒发自己眼中的感受的父母之爱。英语学科可以用英文给父母写一封短信,积累一句英文名言数学。道法学科可以学习怎样做才是感恩父母,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等。劳动实践课程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制作一道美食献给自己的父母。美术课可以教学生制作贺卡或者小手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首先要在单元教材解读、整合和学情分析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王蔷教授认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单元大主题的建构展开,具有关联性和建构性特征,单元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各个课时目标的实现,因为每一课时都会承担单元目标的一部分或者一个阶段,每课时也都不再孤立的存在。同时,课时与课时之间也有更紧密的关联,既是上节课的回顾延伸,同时为下节课奠定基础。
大单元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整合性特点,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在深入研读教材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整合与优化调整。教学活动设计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完整性的特点。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单元内不同语篇的深度学习,使学生对主题的认知由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建构,体现出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层次性和相对的完整性。
大单元的教学流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提炼单元的核心价值,挖掘单元育人功能,聚焦单元大观念,做好单元主题与内容的价值和功能分析。
深入研读各语篇的内容,梳理单元与单语篇教学之间的关系,提炼各语篇的词组题或小观念,与单元大观念建立关联。优化整合相关内容,合理安排单元课时。
深入研读各语篇的内容,梳理各语篇的结构化知识。
准确诊断学生的已知、学习难点和发展点,整体规划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
围绕大小观念精细且有梯度的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
基于目标和学情,合理设计评价活动和评价指标。基于情境有效设问、追问、示范、反馈等方式,以评促学。
通过听课我理解的大单元教学教学的内涵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教学集合;2.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大观念)教学为基础;3.大单元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学”;4.大单元教学始于“双基”学习,终于素养落实;5.大单元教学大于“教材单元”;6.大单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指向“理解”的教学;7.大单元教学,具有“大”的总括性;8.大单元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学习的进阶性和递归性。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总之,大单元教学是教学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个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和怎样学会的(崔允漷,2019)。通过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即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产生理解并实现迁移。
通过听课学习,以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为例,我按照“从宏观到微观”视角和“逆向设计”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具体如下:
研读课标。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及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
以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方向,宏观设计所教学科教学计划。本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杨氏之子》两课时,《手指》两课时,《童年的发现》两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课两时,语文园地两课时。
研读每篇教材,以“统整法”分析课与课之间的关联,以及要达成的单元目标。在教学三篇讲读课文时,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语言的风趣,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能仿照《手指》一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时,能讲述两三个收集到的笑话,感受笑话的风趣幽默。在教学习作漫画的启示时,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在教学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时,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的特点。本单元围绕“风趣幽默的语言”这个大概念展开教学。
梳理解读每篇课文,搜集适当学习素材,绘制单元育人蓝图,基于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并按照“逆向设计”法和 UbD 框架设计单元教学。
我对如何运用“从宏观到微观”视角和“逆向设计”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不是很明白,可以说是不明白,还需要深入学习体会。
2023年5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