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跑了!你不是想听我讲故事吗?老老实实是坐在这儿听。”
“刚讲两页,你又要换书,能不能专心听完一本再讲下一本啊!”
家长在陪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从大人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可是天生爱听故事的哦!那就是我们的方式方法出现了漏洞,没有抓到孩子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一开始。
小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面对想听故事的他们,我们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目标?打开孩子爱听故事,提高吸收率的正确方式,要抓住孩子的兴趣。
家长要提前了解书的故事的内容,找出书中最特别的地方,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最戏剧性,幽默感最强的部分,用一句话概括总结。
再结合自己家孩子的兴趣点来挂钩,这样就会强烈的勾起孩子想听的欲望。
带娃这么多年,你会给TA讲故事吗?每次讲故事,家长不要总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读、念。不以孩子为主的讲故事,都是在耍流氓。
动人的表达方式会使其他人驻足而倾听,更何况是原本就心心念念想听的故事的孩子。
调整好自己的语气语调,可以模仿各种声音。
酒吧里的DJ,他们是相当能够调动大家的气氛,即使你不想去挥动肢,也会随音乐轻摆。讲故事之前,把自己想象成中央调度员,孩子能否被你吸引,就看自己的调动气氛的能力了,自然会把更努力。
营造超强画面感。带娃这么多年,你会给TA讲故事吗?
在给小孩子讲绘本故事时,书上原本就有了画面,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着肢体动作,身体语言,画面感会更加强烈,孩子会更容易被感染,进入故事情绪中。
不遗漏细节。
在故事深入讨论时,每个小点都可以引发一个大讨论,一个分支。所以不要忽略精彩的细节,也许就是某个点,让孩子有了新的创意,也使自己迸发出灵感。
讲好故事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在短时间会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要运用我们的声音,肢体语言,主题概括能力,来丰富我们的故事内容。让家长成为讲故事的高手,让孩子更爱听故事,并从中建构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