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渣莫言
“黄灿灿的”那块“金饼子”

“黄灿灿的”那块“金饼子”

作者: 思无邪盛唐气象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21:27 被阅读0次

    时随世易,鲁迅先生的短篇说理短文,已经不再受市场吹捧,不再受体制和市场上居于主流的文人喜欢。

    风吹草地,市面儿上文人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于同样的事物和消息,他们总会比一般人的感觉更加灵敏,对消息的捕捉和分解剖析,无论是视角和深度,更比一般人多去了几重考量。因此,从古到今的文人们,各个都像一只只多思九尾的狐狸🦊,为了生存,它们必须趋同大势,相对于它们捕捉的目标和真理,往往它们的感知和觉悟,也会更加接近现实和真理。

    陈先义,河南兰考人。195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校军衔。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后历任济南军区某师宣传干事,解放军后勤学院教员、秘书,《解放军报》文艺部副刊编辑、文艺部副主任,主任编辑。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兼任解放军铁军书画院艺术顾问。著有报告文学集《战神之恋》,长篇报告文学《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横槊东海》、《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文艺随笔集《未入楼台》等。文艺评论集《走出象牙之塔》获1997年解放军文学艺术创作新作品一等奖。曾任《解放军报》文艺部副主任。(简介原窝端,侵权可删,可以减肥。)

    可以说,能做到《解放军报》艺部副刊编辑、文艺部副主任,主任编辑,文艺部副主任。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地,随着时代主流文化的阶梯走过来的。可以说,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果不能做到准确的把握,是断不能到此层级担此大任的。

    莫言,本名管谟业,外文名,Mo Yan。男,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66年,辍学回乡放牧牛羊。1973年8月,作为农民合同工到高密县第五棉油厂工作。1976年2月,参军,曾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等职。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中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1987年,《红高粱》被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莫言担任编剧。1988年,《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1989年,出版长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说《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长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说《蛙》,并籍此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简介基本是原窝端,那么多部中长篇,其后均以“中说”和“长说”代表。侵权可删,可以减肥。)

    陈先义与莫言两者,前者于1972年发表作品,于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可以说是根红苗正,科班出身。而后者于1972年入伍,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磨笔5年后,于1983年才开始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文学开窍,更是凭借此间成就于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其后灵光频现,笔耕不断,中长篇作品颇丰,尤以长篇《蛙》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籍此于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如果说,前者是一位中规中矩的文学老兵,那么后者就是一位诞生于多元文化中生当其时的“军营高玉宝”。两者同样都是军旅作家,文学中人,两者在军旅的文字交集也应也多在1978年至1997年之间。区别只在,前者是科班出身,成名较早,高高在上。后者却是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一心执念的文学素人”。更何况两者尤其在1984年至1997年这13年之间。军艺更是军旅文学的“艺术摇篮”,两者之间不可能通过文学没有创作形式与内容上的彼此关注和思想交集。

    通过笔者观察分析,前者对于文学的创作早于后者6年,大家千万别看轻这区区6年,正是中国人从思想封闭逐渐走向面向世界,开放思想,乃至于翻天覆地走向多元文化思想包容的风雨前端。同于军旅,他们虽说位置相错,却神交已久。可以说是两者是军旅中的文学战友,但在这13年中国文化风云的起伏变换中,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已经由一个时代走向了另一个时代。

    以前后两者在简历大多的文学作品来看,前者的笔锋多以军营时讯报道、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有关。而后者虽然也做过宣传干事,写过军营新闻、时讯报道和报告文学,但在他个人的简介中却未能出现一篇,可想而知,后者虽然会写,但他的文学初心根本就不在此处,那些作品不过是他借此向上的“文学垫脚石”罢了。他内心更加钟情的是早已悬挂在世界文学天空的“诺贝尔文学奖。”那块金光灿灿的“金饼子”。

    相较两者,前者属于之前极度务虚的那个时代,而后者,却属于真真切切一切都要走向市场化的那个时代。前者重声名,有信仰。后者要名利,重实惠。前者的文学属于传统,而后者的文学属于现代。就文学的核心思想表达而言,两者虽在军旅,名位交错,声名相闻,却根本就不是在一条路上跑的车。

    前者适从传统,后者拥抱内心。他们同样都在遵从着自己,同样都在释放着内心。前者试图匡正从前,后者义无反顾,事从杨朱,无往不利。

    我想前后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交火,既像《周易》里卦爻完全相反的错卦,本质对立,水火不容。因此,两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思想纷争,相互的角力早矣。

    前者之失在于,他似乎还没有读懂那一句诗的末尾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只是不知,文化潮流,浩荡西风,滚滚向前,自己在做的,却如周文王困于羑里,尽管一时困顿,他仍在一如既往,以一个文学评论家独到的视角和眼光,考天察地,演易着八卦,推演着中国文化的过去、当今和未来。

    后者之得在于,他用他那些近乎于玄幻魔法的文字和故事叙述,终于切切实实地得到了那块实实在在的“金饼子”,如此一来,如他所愿,灵光一动,锲而不舍,天光炸开,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光灿无比熠熠生辉的“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正如他公诸于众的个人简介中所要特殊强调的那样)。它所言着重凸出的就是他的唯一性,和世界性。当然了,这也是他超乎寻常无以伦比的人生观、文学观、和世界观。

    余华,外文名,YuHua。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1997年加入中国作协,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简介连窝端,侵权可删,可以减肥。)

    世间,有两种不可抗力,那就是趋势和潮流。更何况文化多元,思想包容,生逢其时。前者有人开天辟地,既因此得到了风风光光的面子,又让人沉沉甸甸,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里子。

    这便是道,即便是中国文字俱可以通假,他也是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见贤思齐,百舸争流,万物并育。

    远者应,近者来,同心相近,同气相求。更何况,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仕途君子,文人思想,还是普通大众,下里巴人。有了市场经济的震撼和启蒙,恐怕谁若是在眼前见到了金子,都不会拒绝,更不会学那愚蠢的伯夷和叔齐,不识时务,不食周粟,面对金子,更不会觉得烫手。

    余华与莫言,惺惺相惜,神交已久。尽管体位不同,却一直都在以文学的名义,笔耕不辍,心有灵犀,活着文学,高山仰止,心驰神往。

    思想,是行动的导师。行动,是思想的兑现。这个世上,没有比一个人的行为对自己的思想更加忠诚的了。这种忠诚,亦如宗教,却从不虚无。亦如信仰,却实实在在。

    在这条路上,结伴同行走来的,不只是这两位,是一群人,更准确地说,是前赴后继抛弃虚无的一代人。

    再看下边这位,鬓发皆白,身在抗大,教授中文,却心在彼方。笔耕不缀,以文载道。终于以《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的一篇文学创作,得到了他应有的肯定的奖赏。

    阎连科,外文名Yan Lianke,1958年8月出生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瑶沟,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冼为坚中国文化教授席、人文学部讲座教授。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85年,在河南大学政教系毕业。1991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发表中篇小说《年月日》。1998年,发表长篇小说《日光流年》。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坚硬如水》。2003年,发表长篇小说《受活》;同年,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2006年,发表长篇小说《丁庄梦》。2008年,发表长篇小说《风雅颂》。2011年,长篇小说《四书》在港台地区出版。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炸裂志》。2014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2016年,出版长篇小说《日熄》。201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1年3月,以一篇《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获得第七届纽曼华语文学奖。2021年3月,发表长篇小说《中原》;11月,获得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注释:究竟是哪一个“皇家”?简介中没有明确,世界上有几个皇家?大家可以展开思考和联想)。(除去最后注释,简介连窝端,侵权可删,可以减肥。)

    此公,于1985年,在河南大学政教系毕业。1991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发表中篇小说《年月日》。可以说从大学政教系、军艺文学系毕业,到1992年加入作协,可以说是身在体制,从政入文,一路坦途,一气呵成。以其目前的文学趋势,他是继莫言之后,最有可能接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

    对此陈先义、莫言、余华、阎连科和贾平凹加入中国作协的时间,陈先义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余华1997年加入中国作协,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阎连科1992年加入中国作协,而且还自201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贾平凹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莫言凭借诺奖于2016年,艺压群芳,直接空降加入作协,并直接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从他们的从文履历当中可以看到,陈先义自1972年开始在文学崭露头角,从文最早,贾平凹次之、阎连科、莫言、余华再依次之。若论加入中国作协,贾平凹1979年最早,陈先义1992年次之,余华1997再次,而莫言2016年,加入得最晚。而其文其人在文学界引发的影响和争议却最大。

    在这当中,莫言1984年考入军艺,阎连科1991年从军艺毕业,在这7年当中,两者私下有无私交不得而知,但同属军艺,两个人的文学思想,应该是必有互通生气和相互交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灿灿的”那块“金饼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jp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