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本质是要表情达意,以文载道,无论是四大名著还是以前几百字的微小说,甚至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听话听音,都有它的深层和中心表达。
关于这个问题,横渠四句说的最为精到:概括起来四个字“家国天下”,这是古今文人的一种文化担当。
可有些人偏不,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他们偏要说是月黑风高,把自己那支笔来当“洛阳铲”来用,不挖掘秦王的一扫六合之功,偏要赵高阴暗之墓,以达到它们想要的一黑俱黑的最终目的。
为这,有几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文化善人纷纷不明紧要地跳将出来,为他们这几个卑鄙的盗墓贼说话,说他们是在挖掘,在考古,殊不知他们已经早就在一个黑漆漆的夜里,把背后金主给他们使的银子揣入囊中了,据听说还是跨越时空,给的还是美元。
除此之外,金主为了让他们安心地替他掘墓,还正大光明地赐予了几个盗墓贼一尊金光闪闪的信物,算作暗合的符契。并暗自许诺,如果能加快掘进,挖进神道墓室,捣碎棺椁,取得珍宝,做为金主,他还有另外的特殊赏赐。
这些背后的龌龊交易,都是那几位替他鸣冤叫屈鸣不平的文化大善人所不知底细的。
也许是平安得太久,让人们慵懒放松了文化暗战的这根神经,甚至还在内心里天真地认为,如今是全球一体,不分彼此了,我认为有这种天真幼稚病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当中的这些人,不是民族虚无,精神麻木。就是伪文做作,助纣为虐。被金主卖了,还在帮人卖力数钱,尚不自知。
记得曾有位伟人有言:“文化,就是一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阶级敌人就会去占领”。
不过,我们地大物博,大墓多多,秦皇汉武,孝陵错落,只要你看上了哪一座,就只管拼命盗挖。反正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一路走来,挖坟掘墓乐此不疲的又不止你们几个。
不过最好在钻进盗洞之前,自己最好能多带些干粮,免得挖得忘我,身在其中精疲力竭才发现没带着干粮。不过那里也许有会有你喜欢的“煤块”可吃,让你想起过去,却忘了今天。
另外,古今挖坟掘墓的大多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出来被人杀人灭口,就是在里面触及机关,引发暗箭毒矢,乱箭穿心。或是挖到流沙,活埋至死,沉浸毒汞,命丧阴界,一命呜呼。
我看这几个盗墓贼的二十年的军旅本身就是逃避劳动在先,仇视社会于后,后来契合了哥本哈根的审美价值和口味。
说到此,到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黔之驴》一文,置于此处表情达意最为贴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这副咬牙切齿的样子?他在恨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