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目睹了为争夺年度优秀而发生的尴尬一幕,不由感慨还是名利的威力大呀,它能在瞬间秒杀朋友情、同事情甚至姐妹情,平日里有说有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姐妹们一样的同事为了它面红耳赤几近翻脸,当事人互不相让,最后只能量化打分,可是这个环境里的打分真的客观公正吗?我心里清楚......
我想,如果我是当事人,会让事情演变到这么一种尴尬的境地吗?按我的行事风格应该不会,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才是最难得的,况且为那么一点点没任何含金量的荣誉而低声下气,或者拉关系甚至找领导,太伤自尊。真要拚实力的话那就拿出各种正式比赛成绩,论资排辈的话就看淡一些好了。不得不相信“百姓百姓各有心病”,每个人因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决定了各自的价值取向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很难以是非对错来简单评判。
重要的是作为资深长辈们在后辈面前为这么点蝇头小利你抢我夺,会给后辈们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啊?成绩是要做出来的,荣誉是用实力换来的,用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好在,我不是他们。
说说学习吧,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源真是太丰富了,只要你有一颗学习的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可是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周围人的学习意识似乎不太明显,即使是单位组织的集中政治学习或者业务学习,认真学习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更愿意闲聊、手机刷屏、购物甚至睡觉,不学习的理由也五花八门:学这些有啥用啊,年龄大记不住了,听不懂......
这些理由能站得住脚吗?
学这些有啥用啊——你学会了吗?尝试着使用了吗?知道没有用吗?
年龄大记不住了——多大年龄啊?年龄那么大还怎么开展工作啊?怎么还不退休啊?
听不懂——认真听了吗?
几问下来,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都是懒人给自己找的借口。
大家这么松懈,根本原因是都吃着一碗财政饭,每月都有一份稳定收入,学与不学好像影响不大,尤其我们这种小县城的70后、80后们,基本上都已是有车有房一族,工作方面没有什么压力也就没有危机感了。
可是我们所拥有的那点知识真能满足工作需要了吗?这真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我们的言行举止、学习意识、学识水平、做人做事风格、价值取向等无形中都在影响着一群人。我们自己不爱读书学习却要求孩子们热爱读书学习,我们整天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们与手机绝缘,我们自己三观不正却要求孩子们成人成才,怎么实现啊?
一群不爱学习、不爱读书的人在教育另一群人如何热爱学习、热爱读书......
不爱学习的人群缺少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缺少的是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幸运的是我醒着,我的梦想是唤醒那些沉睡中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