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周结束。
和朋友攀谈才知,不是每个学院的同学都会有我们这么多讲座的——十三节,天天遭受大佬的“毒打”。
才学了大气探测和大气化学两门专业课的我们,听大佬讲学术经常云里雾里。好在假期看了几篇关于极端降水的文献,当时看得很崩溃,但是听到大佬们讲极端天气方面的课题时倒有些乐在其中了。
除了学术问题,大佬们还分享了一些人生经历和经验。
“思维的质量决定我们未来的质量,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其实一年以来,不知不觉间,以前看书的偏好早发生了偏移,慢慢开始觉得ydf的散文矫情,慢慢疏远伤春悲秋的诗词—— 理科生的思维大概就是解释产生“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的原因时脱口而出“丁达尔效应”吧。
突然想起钱伟长先生为了国家弃文从理。“推动世界发展的终究是我们的那些文献。”可能在特定的境遇下,真的是。科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北大教授胡永云说了两句我印象很深的话:
“一个学者能够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追寻的,也是我选择大气科学的一个原因吧。
“人生的轨迹其实是对个人理想的回归。”人生很长,但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也就那么几次,希望自己不要走偏。
大佬,真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