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一下长投减资的两种情况的笔记,后一种情况下次单独分享。
1. 长投成本法--金融资产类
2. 长投权益法--金融资产类
【共同点】这两类转换均可以视为先卖出持有长投的份额,然后购入金融资产。
卖出的份额一般按市场公允价值计算,与长投的账面价值产生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后续持有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
【不同点】1.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在终止确认时,先前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均需要全额结转。分3种情况处理。
如果是因为被投资单位的其他债权投资价值变动引起的,则转入投资收益。
如果是因为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变动引起的,则转入留存收益。
先前核算的资本工具--其他资本公积,直接转入投资收益。
【易错点】1.这里要注意的就是长投的比例不要计算错了。如:80%的成本法长投,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出售70%后,剩余的10%按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此时出售部分的长投的账面价值为100*70%/80%=87.5万元。是80%中的70%,而不是100%中的70%。
2.如果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初始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也是计入投资收益。这里算是一个特例吧。
【温馨提示】先前提到的可以把长投成本法--金融资产和长投权益法--金融资产业务的实质看成是先出售长投取得银行存款,再用出售的存款购入金融资产。主要是方便理解的。
在实际做题的时候还是按照出售比例确认出售长投的损益计入投资收益。余下的部分因持股比例达不到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股权按金融资产核算。
核算时原长投剩余部分(按金融资产核算)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要应对考试,这两种理解方式都建议弄懂的。
最后:雪雪最近在学习制作思维导图,预计年后就会在学习笔记中出现了,思维导图笔记会更直观,清晰。你们对思维导图有兴趣吗?欢迎和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