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之五十九集
理性与权威
游叙弗伦代表大多数人的思维水准:做一个正直善良之人,就是做一个服从权威的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类理性精神,从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中生长出来,并演化成独立见解和积极人生的最终权威。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与楚国北部的一位强人统治者叶公有一番对话。叶公在孔子面前吹嘘他的政绩,说在他的治下,正直的老百姓都能明辨是非,即使是父亲偷了羊,儿子也要出来揭发,这种思维很像柏拉图笔下的游叙弗伦。信奉“刚毅木讷近仁”的孔子很可能在听了叶公的自我标榜后笑而不语。孔子只是说,鲁国人的做法不同,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尽管孔子与苏格拉底关注的核心话题有差别,但他们都认为,理性精神绝不会将是非之标准等同于权威之好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