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论学什么,都不能麻木接受,要学会在学习中思考,举一反三。
但,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思考呢?”
有的时候,漫无目的的思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想”只是浪费时间。
在我看来,有效的思考,建立在正确“发问”的前提上。
在已经习惯“来者不拒”的信息流时代,我们特别缺少“发问”的意识。
今天阅读了一本最近刚出版的书-《县中的孩子》,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来自于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作者关注的一部分特殊群体:县中的孩子。
在我国,县中的孩子占了同阶段学生50%的比例,是中国教育的底色。在如今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的情景下,县中的孩子个人发展命运如何,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作者开篇提到了一个被“抽空”的县中,是如何从优质的教学一步步走向衰落的。优质生源不断流失,县域的教师面临学生升学的巨大压力,在没有好的办法改善教学氛围的情况下,有导致进一步的流失,恶性循环。
所以,县域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国家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