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妈妈说,我讨论问题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一定要说服别人的怪圈。我其实也有感觉,因为去年我就因此做了一件让我很愧疚的事。
去年叶子失恋时候,我一直陪着叶子,希望她放松。有一天叶子对我说,她去找了前男友的室友,问他前男友那段时间的状态。我听了就特别生气。我一直陪着她就是希望她放下,没想到她又去对伤害过他的男人的身边人摇尾巴。我当时就感觉我之前对她的付出都白费了,她只是在吸我的情绪价值,一点都不想走出来。我就很愤怒地指责了她一番。
她当时就哭了,说她那天已经从前男友朋友那里吸收了不少负能量了,没想到我这个经常支持她的人也不理解她。她原话是:“我甚至都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还要抽出精力来给你解释来龙去脉。”然后她从头到尾给我讲了一遍她为什么去找前男友室友,就是希望慢慢死心。给我解释完,她就回去哭了。我当时感觉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时我就在想是不是我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她其实早就知道我会生气,但她给我讲,是因为她情绪快崩了,希望我能再提供一点支持。结果我当时思考的角度还是“你居然不听我的建议。”
我发现我不是一个想象力特别强的人。我学会和人相处的规则,往往来源于我从别人那里感到不适,以及我给人带来不适的反思。电视剧或者书上的知识,我很难运用到生活里。
前几天,我要去拔上面的两颗智齿(昨天的日志分享了下经过,结果给锁了),就给朋友小橙子提了一下。但出乎我意料的事,小橙子说:“那你为什么不一次拔4颗?”我说:“医生说我下面的智齿没有生出来,不碍事。我先拔了上面的,省得刷不到而变成龋齿。”小橙子说:“可你只拔上面不好吧,大家都是上下一对儿拔的。”我说:“因为我上下不对称,下面的牙没有长出来。”小橙子继续说她就是上下一起拔的。我听到那里,真的不想和她继续说这个话题了。我提一下拔牙只是分享一下生活,小橙子难道以为我觉得她比医生更专业,来问怎么处理我的病情吗?
我分析这件事的话,我会觉得小橙子在说话时,感受的来源是自己,并没有考虑别人的需求。所以当我提出我的方案时候,她就会无意识去代入自己到那个情景,然后脱口而出一些自己的感受。再举个例子是,我和小橙子说我买了个新的发带,这样刷牙时候头帘就不会掉下来,小橙子对我说:“我从来不用发带。”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复,总觉得我们对话牛头不对马嘴,而她好像从来不是在听我说什么,而是就像我妈妈形容我,‘总在从自己角度出发反驳’。
我其实也能想起一些我这么做的错事。我去一个朋友家吃饭,那个朋友做饭先放西红柿,再打进去鸡蛋,在我看来完全是错误的做饭顺序,我就指出她做得不对。她说:“你可以那么做呀,我都做好了,我们继续吃吧。”我当时不依不饶非要让她同意我的做法。我现在想起来真的感觉我挺不懂事的,当时她的心情就像我看这个朋友一样吧。这种错误的做法,来源于审视式互动,也就是检测着别人有没有不合我心意的,而不是看对方是怎么想的。
房东和她朋友(目前也是租客)搭伙做饭。今天我观察到,房东朋友说:“那道菜是放进冰箱吧?”房东说:“难道你还有其他地方放吗?”我听完了就觉得不是滋味,因为房东不做饭,每天都是她朋友做。她的这个下意识回应,感觉就像在用否定回应。也就随意一想,生活里就有这么多充满刺的对话,以后要更加注意起言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