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懒惰”,不论是面对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恨铁不成钢”的。
这“恨铁不成钢”里大凡有两层意思:
第一,身体健康、四肢健全、资源充足,比起那些残疾的、有缺陷的、资源匮乏的人来说,你啥也不缺。
第二,智力正常、智商在线、能力不弱,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成果有优势,相较于学习或生活能力不足的人来说,你完全可以。
健康、有能力、有资源,就是没动力,无法投入热情,喊了才动,不喊不动,对于当事人来说,真的很无奈,尤其是为人父母。
在过去,家长咨询最多困扰最多的就是这问题,这问题的背后有秘密。
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现状就像铁轨一样,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不论你怎么使劲儿,结果始终如一。
彻底放下吧,他明明可以;不放下吧,软硬兼施又毫无改善,无从下手。
如此,便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又不是学不会,你就是不肯花心思学。”
“大凡你勤奋一点,你不至于是现在这样。”
“只要你勤奋点,不偷懒,你也能跟***一样学得好。”
“这孩子聪明是聪明的,就是静不下心来好好学。”
你可知,这么说,不只无效,还“正中下怀”。
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儿童变得懒惰是因为他能从中获益。
此话怎讲?
其一,他不用承担别人对他的期望,大家普遍认为的“我没有什么成就”是情有可原的,你看,我就是学不好的,因为我懒。
其二,因为我懒,我成功地让自己成为父母的焦点。你们焦急,你们时刻督促我,你们的注意力都在我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不惜任何代价都想要成为父母和团体的焦点,用各种偏差的方式来获得关注,懒惰就是其中一种,捣乱和破坏也是很典型的方式。
其三,对于极度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只要不懒,你什么事都能做成”,就像是成功的替代品,安慰着他们的自尊心。
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我不是不行,我只是懒。”“如果我不懒,我也什么都能成。”如此自欺欺人,他们的内心就没那么失败和受伤。
毕竟,比起懒惰,被别人批评缺乏能力、笨,更令人痛苦。
其四,父母也同样心存侥幸、自欺欺人,我的孩子不是比别人笨,不是不如别人,他只是懒,只是不勤奋。
说到底,“懒惰”是孩子为了掩盖自己缺乏信心而建立的一道屏障,也给了自己一个借口,不用努力去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
“懒惰”在暗地里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社交方式,它的孪生姐妹是“粗心”。
懒惰的儿童和成年人一样,就像走钢丝的人,钢丝下铺着一张保护网。即便不慎摔落,他们也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
如此,我们再仔细回顾我们的教育方式,当我们那么说时,是不是恰好满足了“懒惰儿童”的愿望。一个人越是责骂孩子懒惰,越是正中孩子下怀。它妥妥地转移了对孩子能力智力方面的关注,满足了孩子这个愿望,让他甘愿待在这个更安全的世界里。
那惩罚呢?惩罚有效吗?
去看一看,那些用惩罚手段去面对“懒惰儿童”的老师和父母,总是会倍感失望。孩子越来越无所谓,越来越不在乎,直到任何言语都失去了效力一般,无动于衷。
因为,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使懒惰的孩子变勤奋。
多年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如果孩子的懒惰情况有所好转,多半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
比如:孩子在某件事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可能是一次小测试练习,也可能是一次习作,这个“高光时刻”被老师看见并欣赏,他们因此而激发了崭新的勇气。
也可能是升学或转学等环境的变化,让孩子在某些学业方面具备优越感,再加上新的环境和老师更加温和、包容,理解孩子,这让他们有力量去面对问题,也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巩固这份优越感。
这改变也可能来自于一次或一次次诚恳的谈话,这是一份真正在乎、相信“他可以”的力量,始终在点燃,从不削弱他微薄的自信和残存的勇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从懒惰到活跃的转变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好像就那么一夜之间,你甚至都不明白,是哪一句话,哪一个事件改变了他。
事实上,改变不在于某句话某个事件本身,而是孩子对这个事件的诠释。也就是说,他经历这件事或这句话后,他改写了过去的信念,譬如:努力是有好处的。这样的改变,往往就是那一转瞬。
听着是不是有些沮丧,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好像我们做不了什么。
实则不然。
如果说,孩子的改变是因为环境,那我们恰恰是环境中最重要也是最可控的因素,我们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造就了环境。
你可能会说,我努力了呀,我好好跟孩子说,我鼓励他,我不打骂、不惩罚,但效果微乎其微。
孩子的问题,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问题,犹如一座冰山,年龄越大,冰山越坚固。他不是幼童时期的一捧雪,说化就化。
面对冰山,唯有持续不断地释放温度,不论遇到什么情况,绝不放弃升温,融化就是时间问题。
所以,鼓励他们,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们一点点品尝成功的甜头,同时帮助他们看到懒惰的误区。
总之,不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做,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获得更多勇气和力量,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