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丫头的上课内容是《我们的校园》,孩子们说起自己的校园,大都是,整齐的花园,高大的建筑,明亮的教室…
我感叹,现在的校园多么的现代化,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校园也建设的越来越气派......
可是,孩子们的校园却越来越千篇一律。
我回忆起我的校园!我的学校历史悠久,从战争年代建立,随着部队几经易址,最后从内陆扎根在了边疆。我在那里度过了小学中学的全部时光,整整12年。
记忆中的校园,面积非常大,且不说校园的足球场和田径场各自雄霸一块天地,光是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各自有七八个专属的篮球场,就已经让现在的大部分学校艳羡不已了。
校园中大部分的教学楼都是苏联式老建筑,敦厚而安静。
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小学部的"山字楼"。厚厚的墙壁完美的阻挡着外界的喧闹和塞外的寒暑气,整个教学楼幽静、冬暖夏凉。
高高的穹顶下,踩着嘎吱作响的木地板,一溜烟的穿过长长的走廊,幼年的我小小的身影融入了这栋建筑深沉的回忆里。红色的窗框,静静的镶嵌在绿色的墙围中,又挺立出半个轮廓给白色的粉壁。窗户很小,很厚,透进来的光在地面上随着一块一块木板深深浅浅划过,在房间里交织出的光影,似乎吟诵着什么传说。
下课了,楼里喧闹起来,却丝毫没有动摇这情景的半点稳重。孩子们嬉笑的声音划过穹顶,穿过走廊,抚过厚重的水泥扶手,就被这建筑的某个角落悄悄的收藏了。这栋建筑看起来如此神秘,却又亲切的呵护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来来往往.......
很长的一段时间,小小的我一直以为"山字楼"是"三字楼"。虽然无数次的从连接着三栋楼的后楼经过,我却始终认定三个楼各自为政。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的教室从一个楼搬到另一个楼,直到最后一个楼。这栋楼的每一个楼梯,每一个大门、小门,甚至可以直接翻到室外的窗户都已经烂熟于我心。我要离开了,才发现,那默默退身的后楼才是这各自耸立的三栋楼的靠山,把不同的时光串联成一个悠远的记忆。
很多年以后,学校七十年校庆,我兴冲冲的和儿时的同学回到校园。如今的校园风景如画,气派的教学楼傲视着整个校园。然而,我记忆中的那些古老的建筑几乎拆废殆尽......那"山字楼"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华美靓丽的建筑。老师介绍说,这个楼里有很棒的图书馆,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阶梯教室......恍惚间,我看到了一段历史被丢进了博物馆,只留下一张张老照片,再也不见了那沉静的光与影。新建的教学楼宽敞明朗,却听不见什么吟诵什么传说了。
下课了,孩子们鱼贯而出,那嬉笑声一下便飞出窗外回荡在校园中了。
孩子们在操场上又唱起了熟悉的校歌的旋律:
伟大的八一,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我们是八一的子弟,是人民战士的儿女
我们诞生在暴风雨里,成长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
准备在海洋、在天空、在大陆
保卫美丽的祖国,保卫心爱的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和繁荣我们要创造奇迹,迈向共产主义......
这歌声穿入我耳,给我眼前带来温润一片。我浅笑刚才自己的迂旧,毕竟每个年代都有自己专属的痕迹。
虽然建筑身已不存,然,魂定安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