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作者: 晴天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6-03-17 18:15 被阅读27次

自觉过程的弊病(弊病产生原因令人疑惑):

1.曾经直接面对错误的反应现在变得越来越不直接了,只有可观的错误才能引发人们去纠正。

2.传统的稳定性消退,难以抵制有意的改变,甚至为了改变而改变也被默许。(解决一个问题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内部子系统并不独立)

3.文化变化速度过快,适应过程难以追赶。

所有发展起因终归不过是熟练工匠控制形式创造活动的现象。(知识起源于经验)

自觉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式建构者崇尚自身的个性(而不自觉的文化仅仅是中介者)

随着学园的发展,传统的未能系统阐述的规则让位于清晰而表述明确的法则,带来批判与争论。形式建构者自由的代价是巨大的。(适应者对笛卡尔信徒的反击)建筑学作为独立学科是以形式建构的很多根本性变化换来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人化,挣脱束缚的欲望受到了人类创造能力的局限(一蹴而就)。成功几率小,必须同时面对因素太多。(老罗创业)

自觉系统的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是自觉的个人克服自身能力匮乏所做的努力。

当传统的约束力消失,需要随时做出决定的责任也成了一种严重的负担,于是他会运用自己发明的概念术语所阐释的法则来避免这种负担(此时设计师又变成了另一种中介者,他非适应环境,而是适应公式法则,而这公式法则是否符合当前环境却不一定。大脑的存在是为了避免思考。)

正确的方式就是消除所有错误以后剩下的那些。

当这些由概念所决定的原则在建筑师的训练和实践中起作用时,自觉性对形式的负面影响就凸显出来。(学院派,概念限制人的思考)

这些人为设立的概念有着具体而有害的不确定性。不适合变量系统依然停留在概念的表面之下。只有这些概念正好与子系统相符,才能达成良好适合方案。

《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每个概念可通过两种互补的方式来定义与理解。

只有通过让一个新概念的意义与现行通用语言中其他词语的意义发生联系,我们才能使这个新概念符合日常语言的模式。(但未必准确清晰描述了问题,我们采用描述问题的词语是通过语言中的作用而非问题本身。)

图解反驳

只有更深刻理解形式要去适合的问题是如何组织的,才可能达到这种清晰性。

套大框无助于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自觉过程的弊病(弊病产生原因令人疑惑): 1.曾经直接面对错误的反应现在变得越来越不直接了,只有可观的错误才能引发...

  • 《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自觉过程的弊病(弊病产生原因令人疑惑): 1.曾经直接面对错误的反应现在变得越来越不直接了,只有可观的错误才能引发...

  • 《形式综合论》

    如何创造良好适合的方式?适应过程有哪些特征? 清晰的组织 区分两种文化 简单文化的文化:不自觉的(不同的形容词如原...

  • 认识过程的规律

      金观涛华国凡著,《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44 第五章 黑箱认识论 5.2 认识论模型 2、认识过程...

  • 《形式综合论》一些体会

    序言+第二章 良好的适合 反常识卡 这本书真的很难读,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需要一些认知知识串联起来. 印象:图...

  • 教学论概述(五)形式教育论VS实质教育论

    教学论概述(五)形式教育论VS实质教育论 一、“形式教育论”概览 “形式教育论”是18世纪在欧洲影响很大的一种教育...

  • 论形式

    各种措施,只有落实再能到位,各种人只有奖惩才能见效。

  • 新手做公众号的第一步,先从模仿开始

    模仿不同于抄袭。 模仿的定义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抄袭的定义是:...

  • 论自觉学习

    很多的家长的烦恼,自己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目前感觉成绩可以,但是那是也是在家长的手把手的辅导之下才形成...

  • 被证明的捷径——模仿

    模仿,拼音是mó fǎng,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式综合论》第五章 自觉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y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