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让我学会了学习的能力,包括持久的专注度,有逻辑的表述能力,以及一颗静得下来的心。 ”
——朱虹(Rainbow)
天鹅湖畔教学总监
英国皇家舞蹈学院注册教师
RAD百年优秀教师奖-早期职业奖获得者
芭蕾,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的法国宫廷,兴盛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讲,这个来自欧洲的“舶来品”依旧是陌生和遥不可及的。所以有很多家长朋友们会遇到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学习一年芭蕾之后能收获什么?
看看下面这两位湖畔小学员的成长变化,相信能解答家长朋友们的一些小疑虑~
妮妮,P级(启蒙级)课程学习中。芭蕾0基础,2018年5月入学天鹅湖畔,害羞腼腆爱低头、有些含胸驼背,肢体协调性不太好。
在天鹅湖畔学习一年后,四肢舒展了很多,能利用课上学的舞蹈动作,即兴自编自演一小段舞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的天性都是玩,尤其3-5岁的小朋友,对世界充满好奇且稚嫩敏感。天鹅湖畔教师团队巧妙地将芭蕾元素融入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情景中,让小朋友轻松学习芭蕾舞知识,并主动学习探索。
跃跃,G2级(英皇二级)课程学习中。芭蕾0基础,2018年1月入学天鹅湖畔,于2019年6月,以[Distinction/优秀]成绩通过英皇芭蕾考级。
日积月累的力量总是能给人以惊喜。不仅仅是芭蕾,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言。
在天鹅湖畔的各个校区,还有很多像妮妮、跃跃这样的小朋友,她们都在快乐地学习芭蕾。只是,在很多家长朋友们的意识中,依旧对芭蕾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对此,小芭有话要说:
受俄罗斯学派芭蕾舞的影响,下叉、下腰等技术技巧,已经成为国内芭蕾教育教学的基本课程内容,尤其要走专业路线的小朋友,外开、柔韧性和外在条件更加重要。
可是,有很多小朋友的年纪还太小,家长朋友们和小朋友还不能决定是否要走专业路线?那么,在此之前,天鹅湖畔和家长朋友们就要一起引导和激发小朋友对芭蕾舞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探索。
天鹅湖畔原版引入的英皇芭蕾课程体系,基本功涵盖控制、身体姿态和重心转换、舞姿、空间意识、线条、动作质感六大要素,软度训练只是芭蕾学习的一部分内容。
无论高矮胖瘦,每个小朋友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更注重小朋友在舞台上的个人表现力以及小朋友享受舞蹈的过程。
小朋友处在不同的年龄段,Ta们的心智、身体骨骼发育特点均不同,对应的课程内容自然也有所不同。DYOT和PP级的小朋友,首先培养的是习惯、体态、兴趣和自信心。通过趣味化、情景式课程内容引导小朋友掌握芭蕾基本动作的练习技巧,培养乐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芭蕾动作的练习,有效舒展、纠正小朋友的弯腰曲背等不良体态。
P级、G1级及以上级别的小朋友,会逐渐增加一些难度,锻炼小朋友的肌肉发力、忍耐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会提供更多展示、表达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如电视台和大型晚会的节目录制。
当然,在英皇芭蕾课程里面,从P级(启蒙级)课程开始,会有两个小舞蹈的训练;到了G1级课程,会逐渐增至四个小舞蹈的训练(芭蕾舞蹈组合展示与性格舞)。整体推进考级课程,为英皇考级做准备。
所以,无论从性格、体态、自信心、舞蹈技能还是协调力、空间意识、专注度方面,小朋友通过芭蕾舞的学习,在任何一方面的正向变化,都是收获和成长!
写在文末,再借用朱虹老师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的家长朋友们:
”学习芭蕾不是做‘苦行僧’,功要练,只不过得有个度。”因为芭蕾的功不全是靠钢铁般的意志,还有蒲草韧如丝的品格;孩子的成长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劈叉、下腰来衡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