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去改变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爱名,有的人爱利,有的人贪财,有的人好色,我们都知道这是缺点,有很多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认为这才是自律。
其实这样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用自律的方法来改变自己,就是告诉自己,你做的还不够好,而我们的感性的心,我们的潜意识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还不够好。内在烦恼,皆由此而生。那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自己呢?
解离观察法。把理性的自己解离出来,站在远处观察自己,真实的感受自己。
比如我好名利,那你就在远处默默的观察自己,告诉自己,我爱好名利,不要评论他对不对?不要试图改变。只是默默的观察,观察完了之后,你告诉自己说:噢,原来这个感性的自己(或者说我的潜意识里)是个爱好名利的人,再然后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是一个爱好名利的人。
很多人有迷惑,那不成了纵容了吗?如果你要这样说,那我想请问一句,你能宽恕别人就不能宽恕自己吗?你自己就是那样的不可原谅吗?
真正的执念是执着于自己一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有这种执念的人,会有诸多烦恼。反倒是那些看开了的,反而才是解脱者。
我们要告诉自己,是过去的时间和环境塑造了你这个人,你没有错,本性也是好的,是周围的环境塑造了你。我们需要做的是给这个感性的你以力量,或者说给我们的潜意识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靠你接受他产生的。绝对不是靠你自我强制性的自律产生的。那样的力量也是消极的力量,产生的也是负能量,一个认为自己不够完美的人,自己有很多错误的人,怎么能够产生力量呢?
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道: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看迹天下无孝子,万恶淫为首,看迹不看心,看心世上无好人。
我们来给他延伸一下:你要做好事,只要你有这个心就好,事情不分大小,他人遭遇天灾人祸:有人捐10万,有人捐10块,只要我们有心,都是一样的。
另外一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了,我们把原文再延伸一下:你要做坏事,看你有没有做出来,每个人心里都可能有一种做坏事的性格,但是他没有做出来,这个人就是好人。
把这个道理跟我们今天讲的联系起来:我们有的人爱好名利,这本是不好的,但请你接受他,因为这个性格他是由你生活的环境塑造成的,不是你真心想的,既然你已经有了这种性格,也不用太憎恨他,千万不要讨厌自己,因为在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人心里没有恶念,如果都像你这样想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痛苦万分,显然你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接受自己拥有这种性格,和自己会去做这种事情是两码事,每个人都有恶念,但只要我们不去做坏事,就没关系了,要不然的话,这世界上一个好人都没有了。
其实,一旦我们接受了自己,不强迫自己一定要改变,慢慢的我们会改变的,因为是时间环境塑造了之前的我们,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环境塑造未来的自己,慢慢的你不去做这件坏事,你的恶念就会慢慢改掉了,我们现在的行为成就了未来的我们。
我想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一种体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