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同阶级出生的孩子,差异大小实在是天翻地覆。
这两年教艺考生,给我的直接感官冲击变得更加强烈。
我有一个学生,在几次私下里跟我的交谈中,体现出了不为这个年龄所有的成熟、思想。
她对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感和清晰的规划。
刚刚高考结束,我的朋友圈里的艺考生呈现百态,有的去街头发传单,有的去酒吧当临时工,有的无所事事天天直呼无聊。
但这个小姑娘却跑过来跟我说:“鲨鱼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一对一的上一上课,什么都行,我现在的这个老师太差了。”
我奇怪的问:“你不是高考完了吗?又不用培训专业,也不用学文化课,你找的哪门子老师?”
她说:“我从高考完之后就开始每天学礼仪、管理、商业、政治还有一些其他学科杂七杂八的东西…”
听完之后我只能感叹,家庭教育真的没法比。
这件事情不是个案,而是广泛发生在整个社会中的规律。
这个规律,叫做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简单来说,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如果在社会现象层面上,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甚至富人的下一代依旧是富人,穷人的下一代依旧是穷人。
无数的文人哀叹,这个社会病了。
哀叹是没有用的,让我们抛弃掉文人思维,理性的去看清楚这背后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或许尚有破解之法。
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
它选取了富人阶层、中产阶级阶层、穷人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每过七年去重新看他们的现状。
让人伤心的结果是,富人的孩子往往人生青云直上,穷人的孩子往往依旧一无所有。
这个纪录片出来后,让许多人破口大骂,那些富人的孩子从小就有更优越的资源,自然能够打败穷人的孩子。
但还有一部分反对的声音,因为其中有一个穷人阶级的孩子最终获得了非常好的人生。
这个孩子的故事被成功学的演讲家用来打鸡血,让人们不失去希望。
但,这都是停留在现象层面,让我们深层的探究其本质的原因。
第一, 观念
在艺考生中,我清楚的感知到,当你跟一些孩子去提未来的时候,他往往会说:“我只是想考个好大学而已,我怎么知道我将来想干什么。”
但有的艺考生,却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
他们深知并且深信自己未来必不平凡,但他们并不是空想和盲目自大,而是有着清楚的前进方向,并且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
在《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中,富人的孩子们几乎全部表现出来相同的特质——对未来有清楚的规划,有努力方向,并且愿意脚踏实地的去走。
而穷人的孩子则说,自己不想再穷,将来不被欺负就好。
第二, 环境
穷人的孩子身边是都是穷人,汲取到的思维方式也都是穷人思维。
而富人的孩子身边的环境让他们从小就不断地充实自己,汲取更优质的思维方式。
我原来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考到家乡外面的高材生,面临着进入腾讯工作和回村当村官的选择。
在他们村当地的一位“智者大妈”,用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劝回家乡,在家里当村官。
因为村中所有的人一致认为——当官是更有前途的,互联网只是个狗屁。
我们每个人先天都不是聪明人,但是后天的环境却能够将我们变得截然不同。
好了,当我们探究完马太效应背后的两个机制,我们就有机会对症下药,打破这个阶级固化的怪圈。
先来听一句话:“我们能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和管制,而是观念和思想。”
我们能够使用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就是教育。
今年很多孩子高考完来问我怎么去报志愿,我的唯一标准就是:“去不了北大清华,就去211和985,去不了重本,就去最好的城市。”
在一个好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整个学校的精英思维,他们会不断地洗刷你和改造你。
在一个好城市,凝聚在其中的是最优质的精英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改造你。
在我人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导师,叫程心老师,她有一次给我们讲国学,让我迷恋上国学中的思想和精神,转头去研究。
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跟她说,我的目标是将来要写书成为作家,要帮助更多人。
这个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我现在做的事情,依旧没有偏离当时的轨道。
所以,打破阶级固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精英阶层接受思想冲刷,不断地更新和迭代自己的观念。
而我们的唯一之路,就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