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题的衔接看同义形式的变化——从信息的传递看同义形式的变化——从意向、情感的表达看同义形式的变化——影响同义形式选择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一 同义形式与话题的关系
1 一篇文章,一次讲话,总有一个中心,整篇文章,整个讲话,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这个中心就是话题。一篇文章需要有话题,一段话需要有话题,一个句子也要话题。一个句子的话题一般在句首,后面是对这个话题的陈述。
2 汉语组合的灵活性受语言环境的制约。
3 上下句之间的话题衔接大致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从上句的主语部分中衍化出下句的话题;第二种是从上句的谓语中衍化出下句的话题;第三种是从上句全句种衍化出下句的话题。
4 话题的衔接指语义的联系,它们之间不一定等同,可以是延伸和扩大,也可以是缩小,例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注意话题衔接的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呼应,词语呼应应有四种基本形式:(1)重现,(2)同义词替代,(3)代词替代,(4)省略。
二 同义形式与信息传递的关系
1 信息语言学把语言视为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所研究的是语言信息传递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种种问题。从信息传递编码的角度看,在正常的情况下,交际总是从对方已经知道的信息出发,然后引入新的信息,所以句子信息结构排列的一般情况是:
已知信息——未知欣喜。
2 发话人所传递出去的信息和受话人所接受的信息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叫做信息差。
3 干扰语言信息传递的,有语言以外的原因,有语言内部的原因。
4 要提高语言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就要注意突出语义的重点突出语义重点可以借助语音手段(重音、语调、停顿)。
5 要提高信息传递的清晰性,减少信息损耗,提高效率,就要注意尽量使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语义中心。
6 一句话的语义中心又称“焦点”。焦点表示说话人在一句话中要强调的交际内容的重点。一篇文章、一个段落,语义中心往往在结尾部分显示。同样,一个句子的语义中心一般也安排在句子的后面部分,又称为“句尾焦点”。
三 同义形式与意向、情感表达的关系
1 话语的表里不一的情况,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
2 同义形式的主观因素中,起很重要作用的是意向。
不同的意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
3 人类的想象是无限的,人们的情感是多样的,由此而派生的修辞方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在讨论意向、情感表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它的多样化。
4 促使作者在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语)中进行选择的语言因素:(1)语音,(2)语言层次,(3)上下文,(4)语体、风格。
非语言因素:(1)传递手段,(2)社会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