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 167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6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7 分钟
你好,我是润东。
平时你在与别人沟通或者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种情况?
明明一开始讨论的是A话题,结果不知道为啥最后就变成了B话题;或者你在看作者的某一段论证时,想着想着你的批判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对象上。
当我们在思考对方说的内容时,对方总是会有意无意地用一些“小花招”把我们的“攻击”目标转移走。从而让你相信对方说的是对的。“谬误”就是一种典型的“欺骗”方式。
今天,我就来和你分享三种常见的谬误:“人身攻击”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以及“转移话题”谬误。
01 人身攻击型谬误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的是,对方反驳某个人的论证时,没有直接针对这个人的论证理由,而是转而攻击那个人。这与我们平时的“对人不对事”很像。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小芳与小红是同事,在平时没事的时候,小芳比较喜欢看书,小红更喜欢出去玩。某天,她们关于“如何安排空闲时间”进行了讨论。
小芳说:“我觉得空闲时间很宝贵,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少去参加那些娱乐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小红是这样反驳的:“你当然会这样说了,反正别人参加什么活动都不叫你,你只能在家看书了。”
我们先把对小红的“情商高低”的讨论放一边。我们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来看看,小红的反驳是否成立。
我们如果要反驳某个人的观点,我们要“攻击”他的理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在小红的反驳中,她没有回应小芳说“抓紧时间”学习的理由,而是把攻击对象转移成了小芳,于是现在就变成了对小芳的人身攻击。
我有个学生,和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他们有一次小组讨论一道数学证明题,组里有一个之前成绩平平的同学,提出了一个他们从来没想到的点子。
结果另一个组员说,没必要听他的,因为他成绩不好,所以想出来的肯定也是错的,听也是白听。
我们平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常常会陷入类似的误区:因为这个人以前成绩表现一般,所以他现在的观点也不可信;因为某个人以前成绩还不错,所以现在他说啥我都觉得对。
我们常常用过去一个人的表现来解释现在的结果。在大多数生活技能类方面,经验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这种想法用在知识量爆炸的现在,就有点不合适了。
无论是知识还是人,变化的速度都很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变化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知识,才能让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思考时,总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方的想法与我们不同,我们就容易“兵戈相见”,对那个人发起人身攻击。这样不仅没法解决好问题,还会让两个人的关系产生很大的裂痕。谁都不愿意老是被说。
有一盆植物,每天都被人用负能量“灌注”。过了两周,这盆植物就枯死了。植物都这样,更何况是人呢?
下一次当你发现对方与你意见不合时,先别急着“攻击”对方。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攻击’他,是因为我找到了他的论证理由的漏洞,还是说仅仅以为他与我意见不同这件事让我不爽?”
【回想一下】
你有没有因为别人与你意见不合,你就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呢?
02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做什么事情都是想要追求“完美”,希望某个方案能彻底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追求“完美主义”。
如果你发现别人提出的某个方案无法解决你的所有问题,或者解决了之后可能还会有遗留问题,你就不想考虑这个方案了。这其实就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对于这个谬误,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你养了十只羊,被狼叼走了一只。你想把篱笆修一修,把其他的九只羊保护好。但是你的某“杠精”邻居和你说:“修篱笆有啥用,反正狼还是会想办法叼走羊。”
在这个例子里,你的本意其实是想通过修篱笆减少损失的概率。但是邻居抛出了一个观点:只要这个方案不能让损失概率变为0,我们就不能做。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对于“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你解决不了大问题,那你也就不配解决小问题。
比如你在听歌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些涉及“歧视”的内容,你就和旁边的朋友聊了聊。结果这朋友说:“你这么厉害,你咋不去联合国工作,拯救全人类呢?”
那位朋友觉得只有完成“拯救全人类”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算有所作为,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两种情况其实核心都是一致的:如果方案不是100分,就不执行。
【刻意练习】
以下论证,包含了哪一种谬误?(参考答案在文末)
甲:我觉得参加联谊会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乙: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无论他采取什么行动,都无法完全消除遗留下来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东西吗?显然没有。
一方面,任何方案都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解决了这个,你的下一个需求又来了。
另一方面,就算某个方案在当下是相对完美的,过了几年你再看,很多思路就已经“落伍”了。
所以,与其一直在原地等待“完美方案”而不行动,倒不如先动起来,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优化你的方案。在这个世界上,行动比完美更重要。
假设你现在在玩游戏,有一件装备,能让你本次战斗伤害减免10%,你愿不愿意使用?为什么?如果现在有一个方案,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你要不要先考虑尝试一下?
别老想着“一步登天”,有一个“完美方案”一下子就能彻底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也别老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下”,以前的“通关攻略”现在也一定适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下一点一滴的改变,都是在为将来的“质变”做铺垫。
03 “转移话题”型谬误
这又是一个我们非常常见的谬误。当一个人无法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时,他就有可能借助“转移话题”谬误把你的关注点转移走。
先给你来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回家晚了,妈妈问孩子:“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回来?”
孩子说:“你总是挑我的错。”
转移话题的一大特点是,有一个主话题 A 正在讨论,此时有一个人把与正在讨论的内容有关联的 B 话题引进来,进而把重点切换成B。
在上面的例子里,本来他们要讨论的是“晚回家的原因”这个主话题,结果另一方引入了与之有一点点关联的内容——“挑错”。如果话题被成功转移走,他们接下来就会聊“为啥会挑错”了。
看完了简单的例子,我再给你稍微加点难度。
“你行你上啊”这句话里面有没有“转移话题谬误”呢?尝试找找看。
这里面其实是存在“转移话题谬误”的。
在说这句话之前,被反驳的那个人一般会评价某个人的表现如何如何,接着另一个人就会用“你行你上”这样的词批评他。
本来他们讨论的内容是“别人的表现”,结果现在转换成了“讨论别人的表现的那个人”。
【回想一下】
你有遇到过“转移话题”谬误吗?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文中的【刻意练习】答案:
1. “人身攻击”谬误;2.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最后来个小互动:
你有被谬误“带偏”的时候吗?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
1. 尼尔·布朗 (New Browne),斯图尔特·基利 (Stuart Keeley).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122-14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