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才与大才
如果把“才”跟“德”分开,重才不重德,这种才充其量也只是“小才”。今天我们说要培养“大才”,所谓“大才”的这个“才”,其涵义应该是广大而全面的,有治国平天下作用的才。到底是什麽样的才呢?大家都知道,就是“德才兼备”的“圣贤之才”。圣贤之“才”,才叫做“才”,叫做“大才”。
那怎么培养圣贤呢?首先要培养君子。什麽叫君子呢?我定义为“向往于德的人”,一心向往于德,这种人我们可以叫做君子。而既向往于德,这种人必定是好学的。这个“好学”照儒家的学来讲,这个“学”的内容是很大的,不只是我们现在学校所谓的“功课”或职业里的“专长”。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又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学的第一义是“德”,第二义才是“才”。所以我们要培养这种首先能向往于德,而这个德就包含才的君子。
一个有德的君子怎么会不学文呢?怎么会不好学,怎么会安于无知呢?怎么会不现代化呢?怎么会不多元呢?如果固执不多元,还算君子吗?所以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怎么会固执呢?不好学还算君子吗?不现代化还叫君子吗?墨守成规是君子吗?孔子是不墨守成规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孔子是什麽朝代的人?周朝。他一心向往于周朝,所以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一心向往于周朝,他讲这个礼,历数三代损益,说“其或继周者”。他是周朝人啊,他说后来还有继续周朝的人,他不是唱衰周朝吗?所以孔子是很现代化的。他知道历史还要转变的,如果不明时事,怎么算君子呢?
所以说向往于德,我们这个德也是广义的意思,不仅是德于“道德”这种德,还是德于“才华”这种德。一个有德者,一定是人品有德,而且他的学问也有德。所以依照孔门的教导,是仁智双张。仁就类比于德,智就类比于才,所以仁与智同时都要成立。而向往于仁与智的人谓之君子,其向往而有所成谓之贤人,如果其所成到达一种通体透明,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肉身成道,叫做圣人。
所以我们怎样培养大才,很简单,先让我们的孩子做君子,什麽叫君子?好学不倦,什麽叫好学不倦?学是什麽东西?并不是去学习功课,也不是去参加全国经典总会考──这当然也包括在其中,但是不止是如此。
王财贵教授经典语录:
你要涵养你的性情,你要增长你的智慧,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进你的道德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你!
读经,开启生命智慧,成就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