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这老宅应该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了吧,据说是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建的。
打记事起,我们一家人从未住过老宅,一直以来都是堆放各种杂物,旁边的房子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唯独老宅,因为种种原因(倒不是因为她是老宅)一直巍然伫立于此。
精致的瓦片图案这老宅虽然就在新宅旁边,我进去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小时候母亲让我进去拿点柴火一类,我都是慎慎地快去快回,可能是久无人居、未曾打理,总觉得老宅能量太强大,有先祖们的气息。
简约的纹路,斑驳的墙面这个暑假回家,蓦然间被老宅所吸引,她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巍峨于此,如一位期颐老人安静地坐在那儿微笑着,那般的慈祥,嗯,岁月静好。
虽是老宅,完完全全的土木结构,记事起却从未见父亲对其修缮过,然,风吹日晒、偶尔间还有地震,老宅却从未出现任何异常。不禁感慨,那时的房屋质量真好,没有今天的钢筋混泥土,一个个土基都是手工坨出来的;一片片砖瓦都是从窑里慢慢烧出来的;一颗颗椽子、柱子都是从山里精挑细选运回来,而后用特制的工具(我也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经由木匠们一下下打磨出来的;一个个石头也是用最原始的运输工具从市场上运回来,而后经由石匠们一锤子一锤子雕琢出来的;一砖一瓦一石一土一木…都是众人合力用双手打造出来的,这就是那个“慢时代”留给我们后代最大的财富,慢孕育着更大的力量。
房屋的两角,却不知有何寓意如果可以,我希望老宅还能有下一个百年。嗯…那又将是怎样的光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