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老家的村口,看到水泥砌就的碑上刻着“幸福村”三个字,一种久违的暖流涌上心头,这是故乡的情怀,多少在他乡的游子路过,也一定像我一样,驻车抚摸留影。他乡不是故乡,明天又将离去。清风明月谁人不是过客,过云如隙他乡已做故乡。父母出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灵魂扎根的地方。人至中年,家乡的情怀还是如此浓厚,如黄土般厚重,惦记老家惦记亲人,惦记家乡的庄子。
家乡的老庄,坐南朝北,三面环柳,茂密葱茏。黄土夯就的墙体,厚实挺立。风蚀雨琢,斑驳陆离,似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深深浅浅的皱纹里,述说着往昔的伤痛,承载着厚重的期许。在黄土地上时代默默守望着,让南来北往的徒子徒孙们在这座承载历史沧桑的庄园里漫步解读缅怀。
立在黄褐色厚实坚挺的夯土前,默默无语,默然肃立,轻轻抚摸,用心品味。那一层层夯土注入先辈的过往,注入父辈的食粮。像时光的褶皱叠进前辈多少美好的期盼。绕着庄子缓步前行,用脚丈量,长76步,宽76步,七爹说大约6亩多地,与我测量大体相符。庄墙残缺,根基结实,风韵犹存,他是我们家族的根基,家族的血脉,家族的守望,家族的殷实,家族的发达家族的过往。
庄子已愈百年,是家族一本厚重无言的书,一页页翻过,没有人告诉我。建于何时,无从考究,问七爹,他也不清楚。只是说大爹小的时候寨子就有。大爹88岁了,去拜访髦耋之年的老人,大爹气喘吁吁,我不忍心让他老人家多说话。他是我们汤家最老的长辈。因西行步履匆匆,没有闲暇,一一访问叔辈,三爹,四爹,六爹,十爹,十一爹,实属遗憾,愿老人们健康长寿。
只是在依稀的记忆中,收集过一些零碎信息概知老宅一二。这个宅子里有4个爷爷。大爷,二爷,三爷,五爷。我爷爷是二爷,算文化人,曾当过保长,40余岁故。大爷是大管家,三爷在内蒙古草原上做买卖,后定居阿左旗诺尔公苏木供销社。五爷是草原上放牧的。农商牧产业都有,这是一个富裕开明的地主家族。土改时,粮食,土地,房屋,牲畜一夜之间归公。据说社员用骡马大车拉了半个月的粮食木头和家什。那时候没有我。
岁月如梭,白云苍狗。在庄子的门口宽近4米,左右的门墩根基有长1米余,宽60余公分,厚30余公分的青石条砌筑一米六左右。门杵已失,门框皆无,只有门口深深的车辙,将我的目光拉向远方的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