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总有一些回忆,像埋在心底的旧信笺,被岁月的风吹开时,字迹依然清晰;总有一些情感,像埋藏在泥土里的种子,经过时间的浇灌,依然会生长出深深的感动。夜深人静时,我坐在窗边,回望那遥远的童年。那时,我并不懂“爱”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但如今的我,在中年的沉思里,回忆起那段被风轻拂的年少时光,才发现,爱并不是青春的专利,它早已深藏在生命的每一处细节里,只是我们太年轻,未能明白。
童年的爱,是温暖的柴火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乡下,一座简陋的小院子,一张老旧的木桌子,就是我们一家人生活的全部。家里的日子虽不富裕,但每个冬天,母亲都会早早地起床,把灶台里的柴火点燃。那时,灶台上的铁锅盖发出“哐哐”的声音,锅里煮的是稠稠的红薯粥,而锅台边升腾着的热气,是清晨最柔软的温暖。
有一次,我偷偷地对母亲说:“妈,咱们家是不是太穷了?为啥别人家都能吃白米饭,我们只能吃红薯粥?”母亲听完后愣了一下,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傻孩子,咱们的日子有柴有米有笑声,这就是富裕。”当时的我并不理解她的意思,只是觉得母亲的笑容里藏着一种安慰。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那句“有柴有米有笑声”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它是母亲最深沉的爱。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母亲灶台边忙碌的身影,是我对爱的最初记忆。她用并不丰盛的生活,给了我最深的温暖。这种爱,不是青春的绚烂,而是如柴火般的恒久与温暖。
少年的爱,是偷偷埋在雪地里的苹果
少年时,家里院子里有一棵大苹果树。秋天苹果熟了,树上的果实总是香甜诱人。但母亲总会嘱咐:“不能都摘下来,要留些给来年春天长得更好。”于是,冬天的时候,雪覆盖了整个院子,我和哥哥便偷偷把落在雪地里的苹果拾起来,一边分着吃,一边把最红最大的苹果藏在雪里。我们自以为是个秘密,但母亲总是微笑着看着我们,却什么也不说。
记得有一年冬天,雪特别大,苹果藏在雪里的位置早已被厚厚的积雪盖住。我们趁着父母不在家,拿着小铁锹四处刨雪,找了很久才找到那个“秘密藏地”。当那颗红彤彤的苹果从雪里冒出来时,我和哥哥兴奋地嚷嚷:“看,还是这么甜!”母亲回来后,看到被刨得乱七八糟的雪地,轻轻叹了一口气,却依然笑着对我们说:“以后别乱刨雪了,冷着手了吧?”
那时我并不明白,母亲为何总是纵容我们做这些幼稚的小事。直到多年后,当我站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想起那个藏在雪里的苹果,才恍然明白,少年时代的爱是纯粹的,是无条件的包容与纵容。母亲没有拆穿我们的“秘密”,是因为她懂得,孩子的快乐比院子里整齐的雪地更重要。
青春的爱,是明媚的笑靥
青春,是人生中最明媚的时光,似乎一切的情感都与“爱”有关。然而青春的爱,常常因为太过热烈而短暂,因为太过执着而容易破碎。上大学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我独自走进陌生的城市,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也隐隐带着一丝不安。
记得那年,我参加了一个文学社,结识了一群热爱写作的朋友。我们经常在夕阳下围坐在一起,畅谈梦想与生活,彼此分享最真挚的文字。那时,我以为爱就是一种轰轰烈烈的激情,是青春年少时彼此心灵的碰撞。可后来,随着毕业、工作、分离,那些当时以为永远不会改变的友情与爱情,终究淡成了时光里的碎片。
多年后,偶尔翻开大学时的旧信件,看到那些稚嫩的字迹,才发现青春的爱虽然炽烈,但更多的是短暂的。它是一场绚烂的烟花,虽然照亮了夜空,却终究化为点点余烬。而相比之下,那些埋藏在童年与少年时光里的爱,才是生命中真正深沉的底色。
中年的爱,是沉静的守候
如今步入中年,我才明白,爱从来不只属于青春年少,它贯穿了我们的每一个阶段。它可能是母亲清晨点燃的柴火,是父亲背着锄头归家的身影,是少年时藏在雪地里的苹果,也是青春年少时那段轰轰烈烈的情感。但最重要的是,爱还在于中年时的一种沉静与守候。
有一次回家,看到年迈的母亲坐在老屋门口,晒着暖阳,手里抱着一只旧毯子轻轻拍着。我问她:“妈,这毯子这么旧了,你还留着干嘛?”她笑着说:“这是你小时候盖的毯子,拍一拍就像你小时候在身边似的。”听完这话,我心头一酸,眼眶顿时湿润了。我这才明白,母亲的爱,从来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减少半分,它依然藏在那些日常琐碎里,只是我不曾细心去发现。
爱,超越了年华
爱,并不是青春的专利。童年的柴火、少年的雪地苹果、中年的沉静守候,都是生命中的爱。它不是一种华丽的宣告,而是藏在每个不起眼的细节里,藏在母亲的锅台旁,藏在童年的小院中,藏在一颗苹果的甜蜜里,也藏在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人生像一条河,童年的爱是清澈的小溪,带着无限的欢笑与纯净;青春的爱是激流,奔腾而热烈;中年的爱则像缓缓流动的大河,沉静而深远。这些爱汇聚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
所以,爱,不要只因为青春年少,而要因为它贯穿始终,是生命中每一个微小却温暖的瞬间。我们能做的,是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爱,无论它来自过去,还是依然在进行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