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刚换到新公司,犹记得吴军在硅谷来信中提到,换工作都是有成本的,刚换工作后会有三到六个月要熟悉环境,所以这段时间算是浪费掉了。我最近对这句话有所体会。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去年八月中刚结束上一个工作,因为不知道将来要做些什么,也因为之前工作太随便,没有好好培养技能,所以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想先找个夜班守卫的工作,唯一要求就是可以在上班时间看书,一边建立自己世界观,一边想将来要做什么,也可以培养新技能。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底都执行的相当不错。
三月份我决定放自己一个月的假,慢慢想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也慢慢体会以前经常做的:看影片、玩游戏、看小说,的日子;想想这些东西对我还有什么意义。 (这部分见我上一篇文章,消磨时间的选择,这里不加赘述)
四月份,一位以前同事,退休后在另一家公司担任守卫工作,告诉我薪水多两成,一样有自己时间可以运用,目前正缺人,让我赶快过去。于是我就心动了,用最快速度和当时主管确认离职,给他时间找人,并做好收尾工作。然后休息一天到新公司就任。
新公司有两位守卫离职,我去补他们的缺,所以一个星期要轮一两天日班,其他时间依然上晚班。虽然新公司福利比前公司要好,但是因为要适应新环境,还要调时差,所以时间的利用上反而更差。多赚两成薪水,但损失掉许多上班或休息时可利用的时间,其实是亏大了。这道理就好像大学生不好好学习,反而拼命打工赚钱,短期多赚了一些钱,却牺牲成长性一样。
另一样做得很差的地方是自我管理。以前先把每天时间都规划好,并允许自己达到计画的七成就能接受了,因此执行起来还蛮愉快的;虽然学习、健康管理并不轻松,但很充实。而最近因为三月份放太久,状态还没调回来;四月份在适应新环境,什么都丢掉了。
现在检讨起来,还是对自我要求太松了。虽然还在适应新环境,但我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剩下时间如果因为时差关系没精神,那就休息没关系,至少核心任务有完成。
整体而言,我这次换公司是亏了。薪水多两成,这多出来的部分对我只是锦上添花,却牺牲重要的时间。两三个月过去,就算我已经适应好新环境,也上到全夜班,不用调时差,也不是很赚。如果我坚信十年、二十年后的薪水,是现在的好几倍,那现在多出来的两成不算什么。这就让我想起李笑来的教导,还有另一点是说,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就好,其他条件不用那么在意;原工作就满足我生活所需,而且有大量时间学习,那又何必再折腾?
网友评论